大麦虫种虫 特种昆虫养殖种苗 昆虫种苗 农业特种养殖

产品价格:
50.00元/斤
所属行业:
昆虫养殖
关 键 词:
特种养殖 农业
浏览次数:
765
最后更新:
2017-05-05 13:44
  • 公司名称:
  • 联 系 人:(女士)
  • 公司网址:
负责声明:所展示的信息由供货商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友情提醒:为了您的交易安全,请尽量使用货到付款方式!如需要投诉,可进入“消费者防骗指南”了解投诉及处理流程,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产品详细说明

  • 起订:5 斤
  • 供货总量:10000 斤
  • 发货期限: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天内发货
  • 所在地: 广东 韶关市
  • 有效期至: 长期有效
厂家:神农氏品种:大麦虫种类:黄粉虫雌雄:统货产地:广东成活率:95重量:1.5g体长:3~6cm体高:0.5~0.6cm已出生时间:60d品牌:神农氏包装:泡沫箱运输:快递、托运一、大麦虫的形态特征

大麦虫以属于完全变态昆虫类,其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直到羽化为成虫。

1. 卵

卵长1.5~2毫米,卵外表为卵壳,内层是卵黄膜,里面充满乳白色的卵内物质。长圆形,灰白色,卵壳较脆软,易破裂。卵外被有黏液,能黏附上一层虫粪和饲料,可以直到保护作用。

2.幼虫

幼虫一般体长35~55毫米,身体前后粗细基本一致,体径为5~6毫米,体壁较硬,无大毛,有光泽;虫体中间为黄、黑相间色,即中间有圈斑点,接近头部三节黑褐色较多,接近尾部三节黑褐色也较重,腹面为灰褐色。头壳较硬,为深黑色。各足转节腹面近端部有2根粗刺。

3.蛹

长约25~30毫米,乳白色或黄褐色,无色,有光泽,鞘翅伸达第三腹节,腹部向腹面弯曲明显。腹部末端有一对较尖的变刺,呈“八”字形,末节腹面有一对不分节的乳状突,雌蛹乳突大而明显,端部扁平,向两边弯曲,雄蛹乳突较小,端部呈圆形,不弯曲,基部合并,以此可区别雌雄蛹。

4.成虫

体长约25~30毫米,体色呈黑色,体型为长椭圆形。体面多密集黑斑点,无毛,无光泽。复眼红褐色,触角念珠状,11节,触角末节长大于宽,第一节和第二节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节的长度,第三节的长度约为第二节长度的2倍。农业特种养殖


大麦虫种苗

特种昆虫种虫

大麦虫种虫
大麦虫的生活习性与生态行为

大麦虫喜干燥,生命力强,并耐饥、耐渴,全年都可以生长繁殖,以卵—幼虫—蛹直至羽化为成虫的生育周期约为100天左右。温度在6℃以下时进入冬眠,其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为18~30℃,39℃以上可致死;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60%~70%较适宜。大麦虫喜欢群集,室温13℃活动取食,5℃以上仍能生长,以25℃的温度生长最快,35℃以上则会造成大批死亡,幼虫和成虫有大咬小的残杀性(我们观察的结果是:在饲料中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添加剂的情况下以及饲料缺乏的情况发生多),幼虫有时也把蛹咬伤。因此,要将同龄的虫、卵、蛹、成虫筛出,放在各自的容具中饲养。

大麦虫幼虫每千克约700~800条,雌雄比例3:2,可产卵雌虫有400条左右,每只雌虫产卵以最小300粒计算,经半年饲养可产幼虫120000条,约为170千克,考虑到养殖中的死亡和其他因素影响,以保守的方法计算也可得幼虫100~120千克。

一、幼虫

    幼虫生长期一般为60天,幼虫生长过程中,体表颜色先呈白色,蜕第一次皮后变为黄褐色,以后每4~6天蜕皮1次。幼虫期共蜕皮6次。幼虫习性与成虫一样,但不同饲料直接影响到幼虫的生长发育。合理的饲料配方,较好的营养,可以促进幼虫取食,加快生长速度,降低养殖生产成本。幼虫喜好黑暗。幼虫群体饲养比散居有利于生长。由于群居互相运动摩擦,可以促进虫体血液循环及消化,增加活力。幼虫蜕皮时常爬浮于群体表面。初蜕皮的幼虫为乳白色,十分脆弱,也是最易受伤害的时期。约20天后逐渐变为黑褐色,体壁也随之硬化。

二、卵

孵化期因温湿度条件不同而很大变化。当温度在25~30℃时,卵期约8~12天;当温度为19~24℃时,卵期为15~20天;温度15℃以下时,卵很少孵化。在25~32℃时下成虫产卵最多,每只成虫最高可以产卵1000粒左右,质量也高,19~24℃产卵只有500粒左右,15~18℃只有150粒左右,低于15℃很少交配产卵,低于10℃不交配产卵。成虫一般初产卵成一直线,最终集片,少量散产于饮料中。

三、蛹

大麦虫幼虫在饲料中化蛹,化蛹时将头部倒立在饲料中,左右移动摩擦头部进行化蛹,室温20℃以上,蛹经一周时间蜕皮变为成虫。幼虫一旦化蛹应及时从幼虫中分拣出来集中管理,否则容易被别的幼虫吞食,初羽化时蛹为乳白色,体壁较软,隔日后逐渐变为淡黄色,体壁也变得较坚硬。蛹只能扭动腹部,不能爬行。在挑选种虫蛹时可以用两个手指捏住虫蛹尾部,一般健康的虫蛹会震动自己的蛹体以抵抗外来的是入侵,震动越大的虫蛹说明生命力越。成虫和幼虫随时都可能将蛹作为饲料,只要蛹的体壁被咬出一个极小的伤口,就会死亡或羽化出畸形成虫。蛹期对温湿度要求也较严格,温湿度不合适,可以造成蛹期的过长或过短,增加蛹期感染疾病或死亡的可能性。蛹的羽化适宜相对湿度为65%~75%,温度为25~30℃。湿度过大时,蛹背裂线不易开口,成虫会困死在蛹壳内;空气大干燥,也会造成成虫蜕壳困难,发生畸形或死亡。

四、成虫

初羽化的成虫为乳白色,1~2天后逐渐变硬并变为黄褐、红褐、黑色。黑色的成虫后翅退化,开始进食,喜在夜间活动,爬行迅速,不喜飞行。羽化后一周产卵。在一定条件下,成虫、幼虫均有自相残杀习性。成虫的寿命一般在120~160天之间,平均寿命100天以上,雌虫产卵高峰为羽化后的10~30天。雌虫产卵量约在400~1600粒,平均产卵量为600粒/只。若加强管理可延长产卵期和增加产卵量。若利用复合生物饲料,提供适当温度、湿度,平均产卵量可达1200粒以上。大麦虫养殖基地


大麦虫成虫
广州大麦虫

大麦虫的饲养技术

一、传统饲养模式

大麦虫的传统饲养模式对于以工厂化生产为中心,推动社会分散养殖逐步集中而形成规模化的生产模式仍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下面分5个方面予以介绍。

1.虫种

大麦虫目前在我国种源比较稀少,养殖技术多数被少数几个人或企业所掌握,所以引种时要对种源进行实地考察后方可确定。

2.饲料

大麦虫食性杂,在一定温湿度条件下,饲料的营养成分是幼虫生长的关健。若以合理的复合饲料喂养,不仅成本低,而且能加快生长速度,提高繁殖率。在传统的饲养实践和笔者所掌握的材料中,均介绍以麦麸为主并辅以青菜叶的饲料模式,饲喂成本较高,对工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工农业有机腐屑)的全面开发利用重视不够。

3.饲养设备

有框、箱、池、盒等。网箱规格大小依虫量多少而定,是大为70厘米*45厘米*18厘米为宜。

一般可用60厘米*40厘米*9厘米的养殖盒(常采用这种塑料盒养殖)。容具内壁四周要求光滑,避免大麦虫爬出和防止老鼠、蟑螂、蜘蛛、壁虎、螳螂等危害。

4.环境条件控制

大麦虫传统饲养均以自然环境条件下的正常生长发育为主,没有进行最佳环境条件的确定和采取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