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字: Airy-Shaw、Tung Oil Tree、
Tung-oil Tree、Tungoil Tree
别 名: 油桐树、桐油树、桐子树、光桐、
三年桐、罂子桐、中国木油树、
虎子桐
[编辑本段]
科属分类界: 植物界 Plantae
门: 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 双子叶植物纲 Magnoliopsida
目: 金虎尾目 Malpighiales
科:大戟科Euphorbiaceae
属:油桐属Vernicia
种: 油桐种 V. fordii
[编辑本段]
简 述大戟科。落叶乔木,高3-8米。叶互生,叶卵形,或宽卵形,长20-30厘米,宽4-15厘米,先端尖或渐尖,叶基心形,全缘或三浅裂。圆锥状聚伞花序顶生,花单性同株;花先叶开放,花瓣白,有淡红色条纹,5枚;雌蕊子房3-5室,每室1胚珠。核果球形,先端短尖,表面光滑。种子具厚壳状种皮。
油桐4-5月开花,果期7-10月;花后子房膨大,结球形核果,果顶端有短尖头;果内有种子3-5粒;种子具厚壳状种皮,宽卵形;种仁含油,高达70%,桐油是重要工业用油,制造油漆和涂料,经济价值特高。桐油和木油色泽金黄或棕黄,都是优良的干性油,有光泽,不能食用,具有不透水、不透气、不传电、抗酸碱、防腐蚀、耐冷热等特点。广泛用于制漆、塑料、电器、人造橡胶、人造皮革、人造汽油、油墨等制造业。
油桐是我国特有经济林木,它与油茶、核桃、乌桖并称我国四大木本油料植物。油桐至少有千年以上的栽培历史,直到1880年后,才陆续传到国外。
世界上种植的油桐有6种,以原产我国的三年桐和千年桐最为普遍。油桐属大戟科,落叶乔木。三年桐学名油桐,长得快,结果早,产量高,盛果期可达20年~30年。千年桐学名木油桐,因果皮有皱纹,又称龟背桐,寓意长命百岁。千年桐比三年桐高大,有10多米,树龄较长。中国最大的一株油桐树,在福建省漳浦县石榴公社。这株千年生的油桐树,树高36 米,冠幅36.5 米,平均每年结果2000 多斤,可榨桐油100多斤,素有 “油桐王”之称。油桐种子榨出的油叫桐油;木油桐种子榨出的油叫木油,质量稍逊。
四川、贵州、湖南、湖北为我国生产桐油的四大省份,四川的桐油产量占全国首位。重庆市秀山县的“秀油”,湖南洪江的“洪油”,是我国桐油中的上品。
[编辑本段]
栽培管理采集种子
霜降前后,果实开始呈黄铜色或褐色时采收种子,此期种子含油量最高;采回的桐果,应堆在阴湿处,上盖稻草,待果皮软化腐熟后,及时剥开挖出种子,稍加处理即可冬播;若春播,须将种子阴干后混沙贮藏;在贮藏期间要常检查,适时加水,防止发霉变质。
造林技术油桐种粒大,发芽率高,生长快,多直播造林,也可植苗造林;直播造林,冬播在12月~1月进行;春播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我省多在春季播种;方法是:在已整好的造林地上,按株行距50×50厘米,挖深30厘米的穴,穴底垫基肥,每穴播种2~3粒;覆土5~7厘米,上盖一层干草,以防表土板结;5、6月份苗高10厘米时间苗,每穴留健苗1株。
植苗造林在春季、秋末冬初均能进行,以4月上旬苗木萌芽但还未放叶时栽植成活率最高:栽植时选顶芽饱满,高度为90~120厘米,径粗1.5~2.5厘米的苗木;将其根系置于0.5%的高分子吸水剂溶液或500ppm的ABT3号生根粉溶液中浸泡,然后按株行距1×1米挖深0.8米的穴栽植。
抚育管理造林后1~3年内,每年中耕除草,施两次肥,并整形修剪,培养“台灯形”丰产树型;油桐树一年生苗常遭受冻害,要做好防寒防冻工作;在苗木生长培育阶段,除施入底肥,5~9月份要及时松土除草,不施速效肥,秋季停止浇水,以防新梢徒长;对于一年生苗,可在“小雪”前后灌足越冬水,在根颈部培土30~40厘米,用干草包扎主干,翌年3月下旬晚霜过后解除绑缚物,扒开土堆;对于2年生苗木,只在根颈部围土堆即可;对于结果树,可涂白防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