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 根系发达,有贮藏养分的肉质根,以及着生于肉质根上、营吸收功能的纤细根。地下茎是节间极短的变态茎,每节有鳞片状变态叶,叶腋有芽,由鳞片包被,称“鳞芽”。地下茎的顶芽和侧芽都能形成鳞芽,集生而成“鳞芽群”。春暖季节鳞芽依其充实程度先后萌发成地上茎。株高150~200厘米,有大量分枝。叶退化成膜状,靠绿色的枝进行光合作用。雌雄异株,雄株产量(嫩茎)比雌株的高20~30%。花冠钟形,淡黄绿色,由昆虫传粉。浆果圆球形,成熟后红色。子房3室,每室有种子1~2粒。每克种子约50粒。染色体数为2n=20 。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光滑无毛,稍带白粉。茎长而软。叶状枝丝状,每3~6枚成簇,长5~30mm;鳞叶淡黄色。雌雄异株,花长6mm,1~4朵腋生,花梗长约lcm;雄花花被片6,长5~6mm,雄蕊6,药背着;雌花花被长约3mm,有6枚退化雄蕊。浆果球形,红色。花期7~8月。
各地有栽培。主产广西。
采制 春、秋季来挖块根,洗净,开水烫后晒干。
性状 块根数个或数十个成簇,亦有单个散在者。呈长圆柱形,长10~25cm,直径约4mm,外表黄白色,或土黄色,有不规则沟槽。质地柔韧,断面淡黄白色。
化学成分 含皂甙,其皂甙元为美洲菝葜皂甙元(sarsasa-pogenin)。此外尚含松柏甙(coniferin)、白屈菜酸(chelidonicacid)、天门冬酰胺、天门冬糖、精氨酸等。
性味 性微温,昧苦、微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