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杉(学名: glyptostroboides),落叶乔木,水杉属唯一现存种,中国特产的孑遗,第一批列为中国的稀有种类,有植物王国“活化石”之称。约在250万年前的冰期以后,水杉属几乎全部绝迹,仅存水杉一种。在欧洲、北美、和东亚,从晚白垩至新世的地层中均发现过水杉化石,现今天然分布于湖北、重庆、湖南三省交界的利川、石柱、龙山三县的局部地区,垂直分布一般为海拔800-1500米;后经引进到到世界各地予以栽培,中亦有生长。
快速导航
中文名分布区域门目属别称IUCN红色名录
| 拉丁学名界纲科种中国保护级别命名者及年代
|
展开内容
1/14
盘点被誉为“活化石”的古老植物珙桐为落叶乔木,色花奇美,是距今6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孑遗种,在第四纪冰川时期,大部分地区的珙桐相继灭绝,只有在中国南方的一些地区幸存下来,被誉为“中国的鸽子树”。
相关词条:中华水韭属于水韭科水韭属,拟蕨植物类多年生沼泽植物,是水韭科中唯一生存的残遗属,被认为是植物界的大熊猫,有数亿年历史,为中国特有的物种,属极度濒危的孑遗植物,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相关词条:香果树属茜草科,为落叶大乔木,起源于距今约1亿年的中生代白垩纪,最初发现于湖北宜昌地区海拔670—1340米的森林中,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属中国特有单种属珍稀树种,分布于中国很多地方。
相关词条:桫椤是古老蕨类植物,有“ 蕨类植物之王”赞誉,是至今发现的唯一木本蕨类植物,极其珍贵,被众多国家列为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约1.8亿年前,桫椤曾是地球上最繁盛的植物,有“活化石”之称。
相关词条:竹柏为古老的裸子植物,起源距今约1亿5500万年前的中生代白垩纪,被人们称为活化石,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分布于中国南部地区和日本。 竹柏硬度适中,易加工,耐久用,为优良的建筑、家具用材。
相关词条:小叶白蜡主要生于海拔1500m以下的山坡疏林 、沟旁,是地质年代第三纪末至第四纪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被誉为“阔叶林活化石”,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但原始森林却很难找到。
相关词条:水杉,柏科水杉属唯一现存种,中国特产的孑遗珍贵树种,有植物王国“活化石”之称,中生代白垩纪,地球上已出现水杉类植物,约发展在250万年前的冰期以后,几乎全部绝迹,仅存水杉一种。
相关词条:银杏为落叶乔木,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和它同纲的所有其他植物都已灭绝,号称活化石,出身在几亿年前,现存活在世的银杏稀少而分散,上百岁的老树已不多见。
相关词条:水青树科落叶乔木,第三纪古老孑遗珍稀植物,生于海拔l600-2200米的沟谷或山坡阔叶林中,水青树的木材无导管,对研究中国古代植物区系的演化、被子植物系统和起源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相关词条:金花茶是一种古老的植物,极为罕见,是中国特产的传统名花,也是世界性的名贵观赏植物,据统计,总数约有220种。而经自然杂交及人工培育的品种当在数千种以上。
相关词条:金钱松为松科金钱松属下的一个种,叶片条形,扁平柔软,枝叶向四周辐射平展,秋后变金黄色,圆如铜钱,为著名的古老残遗植物,最早的化石发现于西伯利亚东部与西部的晚白垩世地层中。
相关词条:马尾,木贼属植物,因为它们形似马的尾巴,所以在英文中的俗名就是马尾。 在植物的分类中,它们属于楔叶蕨纲,是最原始的陆生植物。它们和蕨类植物以及石松,都是地球上的第一批植物。
相关词条:红豆杉,又名紫杉,是一种红豆杉属的植物,是世界上公认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经过了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孑遗树种,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
相关词条:百山祖冷杉是中国特有的古老孑遗植物,被认为第四纪冰川期冷杉从高纬度南迁的结果,有“植物活化石”、“植物大熊猫”的美称,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相关词条:目
录
1植物现状
二名法
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 W.C.Cheng, 1948
来源
水杉稀有种。世界上珍稀的。现中国也建了最大的人工培育水杉基地,大丰水杉基地。在,地球上已出现水杉类植物。约发展在250万年前的冰期以后,这类植物几乎全部绝迹,仅存水杉一种。在欧洲、北美、和东亚,从晚白垩至新世的地层中均发现过水杉化石,1948年,中国的植物学家在湖北、四川交界的利川市溪(磨刀溪)发现了幸存的水杉巨树,树龄约400余年。后在湖北利川市水杉坝与小河发现了残存的,胸径在20厘米以上的有5000多株,还在沟谷与农田里找到了数量较多的树干和伐兜。随后,又相继在四川石柱县冷水与湖南龙山县珞塔、塔泥湖发现了200--300年以上的大树。
当下应用
境内80华里水杉路,是世界上现存的最长的水杉带,被誉为“天下水杉第一路”,蔚为壮观。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杉林在水杉公园,前国家主席李先念为该林题名“水杉公园”,该地区属之江汉平原,平均海拔50m左右,过去称水杉存活海拔下限为300m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2形态特征
形态介绍
水杉落叶乔木,高达35一41.5米,胸径达1.6-2.4米;树皮灰褐色或深灰色,裂成条片状脱落;小枝对生或近对生,下垂。叶交互对生,在绿色脱落的侧生小枝上排成羽状二列,线形,柔软,几乎无柄,通常长1.3一2厘米,宽1.5一2毫米,上面中脉凹下,下面沿中脉两侧有4-8条气孔线。雌雄同株,单生叶腋或苞腋,卵圆形,交互对生排成总状或圆锥花序状,雄蕊交互对生,约20枚,花药3,花丝短,药隔显著;单生侧枝顶端,由22-28枚交互对生的苞鳞和珠鳞所组成,各有5一9胚珠。下垂,当年成熟,果蓝色,可食用,近球形或长圆状球形,微具四棱,长1.8-2.5厘米;极薄,透明;苞鳞木质,盾形,背面横菱形,有一横槽,熟时深褐色;种子倒卵形,扁平,周围有窄翅,先端有凹缺。
生长特性
水杉产地的气候温暖湿润,夏季凉爽,冬季有雪而不严寒,年 平均温13℃,极端最低温-8℃,极端最高温35.4℃,无霜期230天;年降水量150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82%。土壤为酸性山地黄壤、或,pH值4.5--5.5。多生于山谷或山麓附近地势平缓、土层深厚、湿润或稍有积水的地方,强,耐水湿能力强,在轻可以生长为喜光性树种,根系发达,生长的快慢常受土壤水分的支配,在长期积水排水不良的地方生长缓慢,树干基部通常膨大和有纵棱。花期2月下旬;球果10月下旬至11月成熟。喜光,耐贫瘠和干旱,净化空气,生长缓慢,移栽容易成活。适应温度为零下8度-38度。
3培育方法
繁殖培育
水杉扦插育苗扦插要领 水杉时间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结束。整好畦面后,
边上水边扦插,以浆插为主。插条的2/3插入土壤,1/3露出地面。一畦插好后再浇足水。一周后由于将插之故,苗床行间会产生土壤板结或龟裂,需及时中耕松土1~2次,然后在插条行间以稻草覆盖,不露畦土为宜,每亩用草约300公斤左右,使之保湿和增加地温,促其发叶生根 。
繁殖方法
播种和扦插繁殖。水杉种子多瘪粒,30年生以下的水杉种子尤多瘪粒,故多应用扦插繁殖。扦插繁殖时硬枝和嫩枝均可,春季扦插插穗用一年生苗的侧枝为宜,在树木发芽前进行扦插。嫩枝扦插在6~7月进行。扦插地要尽量保持湿润、通风。
栽培管理
栽植时随起随栽,若需长途运输,栽前应将苗根放入水中浸根,使其吸足水份,促进成活。栽前要挖大穴,施基肥,勿伤根。栽后要充分灌水,浇足,浇透。生长期可施追肥,苗期可适当修剪,4~5年后不要修剪,以免破坏树形。小苗栽植用泥浆,大苗栽植需带土球。栽植在春季成活率高。耐修剪,可剪成球型,可用作绿篱。
虫害治理
一、,大袋蛾的幼虫蚕食叶片,7—9月危害最严重,可用90%的敌百虫0.1%溶液喷杀。亦可在冬季或早春人工剪摘虫囊。
水杉二、 : 是病原真菌引起的。初期叶片出现褐色小斑,周围有紫红色晕圈,斑上可见黑色霉状物。随着气温的上升,有时数个病斑相连,最后叶片焦枯脱落。该病原菌生长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5℃至30℃,孢子萌发适温18℃至27℃,在温度合适且湿度大的情况下,孢子几小时即可萌发。本地区现已进入雨季,有植株栽植密,通风透光差,株间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高湿、温度适宜的环境,对病菌孢子的萌发和侵入非常有利,且病菌可反复侵染,不加以重视,可能会使病害大发生。 防治方法:可杀得1000倍或50%1000倍液、大生1000倍液喷雾。
三、:防治时应于傍晚或凌晨进行,防治可用辛硫磷或乐斯本喷雾防治。
四、红蜘蛛:可用1200~1500倍液喷杀之,也可用40%乐果1500倍液喷杀。
五、 缺铁引起的叶子黄化:缺铁的典型表现是嫩叶先黄化。
防治
第一种:“吃药片”。采取在树干上直接嵌入含有螯合铁的“绿亨铁王”药片。通过树木的营养吸收将铁均匀输送到树叶中去,从而补充有效铁元素。操作时只需在树干基部钻若干小孔,将药片按一量嵌入,再封上小孔即可。这种方法适用于轻度或中等黄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