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条种子蛇目菊硫华菊波斯菊花一年生多年生草本花卉种籽

产品价格:
20.00元/
所属行业:
硫华菊
浏览次数:
864
最后更新:
2017-08-01 18:16
  • 公司名称:
  • 联 系 人:(女士)
  • 公司网址:
负责声明:所展示的信息由供货商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友情提醒:为了您的交易安全,请尽量使用货到付款方式!如需要投诉,可进入“消费者防骗指南”了解投诉及处理流程,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产品详细说明

  • 起订:5
  • 供货总量:10000
  • 发货期限: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天内发货
  • 所在地: 江苏 宿迁市
  • 有效期至: 长期有效
病虫害:无等级:1生长适温:5(℃)繁殖方式:播种苗含水量:0.7(%)净度:90(%)%百粒重/千粒重:5(g)发芽率:95(%)分类:工程用草花种子种类:种子类别:地被草坪类,组合类品种:荆条播种期:春应用场景:绿化工程包装方式:散装盛花期:春品种纯度:95(%)产地:国产11111111111

荆条

牡荆在北京地区称荆条,是马鞭草科落叶灌木。叶对生,幼枝、新叶为绿色。花淡紫色,着生于当年生枝端,花期6~7月。中国北方地区广为分布,常生于山地阳坡上,形成灌丛,资源极丰富,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中、西南等省、区。

落叶灌木,高1-5米,小枝四棱。叶对生、具长柄,5-7出掌状复叶,小叶椭圆状卵形,长2—10cm,先端锐尖,缘具切裂状锯齿或羽状裂,背面灰白色,被柔毛。花组成疏展的圆锥花序,长12~20cm;花萼钟状,具5齿裂,宿存;花冠蓝紫色,二唇形;雄蕊4,2强;雄蕊和花柱稍外伸。核果,球形或倒卵形。花期长,6—8月,果期7—10月。主要靠播种或分株繁殖。[

中药药用

①治风寒感冒:鲜牡荆叶40克,或加紫

荆条

  荆条

苏鲜叶20克。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②预防中暑:牡荆干嫩叶10~15克。水煎代茶饮。(《福建中草药》)

③治痧气腹痛及胃痛:鲜牡荆叶二十片,放口中,嚼烂咽汁。(《江西民间草药》)

④治急性胃肠炎:牡荆鲜茎叶50~100克。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⑤治久痢不愈:牡荆鲜茎叶25~40克,和冰糖,冲开水炖一小时,饭前服,日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⑥治小便出血:捣荆叶取汁,酒服二合。(《千金方》)

⑦治腰脚风湿痛不止:荆叶不限多少,蒸置大瓮中,其下着火温之,以病人置叶中,须臾当汗出。蒸时,常旋旋吃饭,稍倦即止,便以被盖避风,仍进葱豉酒及豆酒亦可,以瘥为度。(《海上集验方》)

⑧治脚气肿胀:牡荆茎叶100克,丝瓜络35克,紫苏35克,水菖蒲根35克,艾叶35克。水煎熏洗。(《江西民间草药》)

⑨治血丝虫病急性期,怕冷发热,肢体起红线或片状红肿(流火):青蒿50克,牡荆叶25克,威灵仙25克。水煎服,一日一服。(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⑩治乳痈初起:牡荆茎叶40克。酒水各半煎服。(《江西民间草药》)

⑾治乳肿:牡荆叶,擂酒敷。(《医学入门》)

⑿治风疹:牡荆干叶15~25克。水煎服;或另用叶煎汤熏洗。(《福建中草药》)

⒀治足癣:牡荆鲜叶、马尾松鲜叶、油茶子饼各等量。煎汤熏洗患处。(《福建中草药》)

⒁治脚趾缝湿痒:牡荆叶杵烂,塞患处;或煎水熏洗。(《江西民间草药》)

⒂治钢铁烫伤:牡荆叶、金樱子叶,炒干研末,浓茶调敷。(《湖南药物志》)

临床应用

【牡荆根】

①治疗头癣

取鲜牡荆叶1斤,加开水2斤,浸泡15分钟后过滤,用滤液洗头5~8分钟,每日1次;或用鲜叶半斤捣烂,涂擦患处。每日2次。洗擦后头部用布包扎。一般洗擦4天后头皮痒感消失,脓疱、糠皮状鳞屑减少,2个月后长发。

②治疗脚癣

取牡荆叶半斤,置面盆中,加开水以浸没药面为度,浸泡至水呈浅绿色时,加温水到半面盆;然后将两脚浸于药液中5~6分钟,擦干。每晚睡前1次,一般浸洗5~6次后即可痒止而愈。亦可用鲜牡荆叶直接涂擦于患部,每日1~2次,同样有效。

【来源】:该品为马鞭草科植物牡荆VitexnegundoL.Var.Cannabifolia(Sieb.EtZucc.)Hand.-Mazz.的新鲜叶。

夏、秋季叶茂盛时采收,除去茎枝。

【性状】:该品为掌状复叶,小叶5片或3片,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中间小叶长5~10cm,宽2~4cm,两侧小叶依

【牡荆叶】

次渐小,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粗锯齿;上表面绿色,下表面淡绿色,两面沿叶脉有短茸毛,嫩叶下表面毛较密;总叶柄长2~6cm,有一浅沟槽,密被灰白色茸毛。气芳香,味辛微苦。

【鉴别】:该品横切面:上表皮细胞排列较整齐,上、下表面均有毛茸,下表面毛茸较多。叶肉栅栏组织为3~4列细胞,海绵组织较疏松。

主脉维管束外韧型,呈月牙形或“U”字形,“U”形的凹部另有1~5个较小的维管束,周围薄壁细胞可见纹孔;上、下表皮内方有数列厚角细胞。

该品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呈类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垂周壁波状弯曲。

非腺毛1~4细胞,先端细胞较长,表面有疣状突起。

腺鳞头部4细胞,直径约至55μm,柄单细胞。

小腺毛少见,头部1~4细胞,直径约至25μm,柄1~3细胞,甚短。

【牡荆子】别名:小荆实(《本经》)、牡荆实(《本草经集注》)、梦子(《石药

当年生灌木之牡荆花丛

  当年生灌木之牡荆花丛

尔雅》)、荆条果(《药材学》)。牡荆(《广志》),又名:楚(《诗经》)、荆(《广雅》)、铺香、午时草、土柴胡、蚊子柴、山京木、土常山、奶疸、野牛膝、补荆草、蚊香草

【药用部位】:本植物的根(牡荆根)、茎(牡荆茎)、叶(牡荆叶)、茎汁(牡荆沥)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考证】:陶弘景《纲目》:“牡荆,处处山野多有,樵采为薪,年久不樵者,其树大如碗也。其木心方;其枝对生;一枝五叶或七叶,叶如榆叶,长而尖,有锯齿;五月杪间开花成穗,红紫色,其子大如胡荽子,而有白膜皮裹之。苏颂云叶似蓖麻者误矣。青、赤二种,青者为荆,嫩条皆可为莒囤。古昔贫妇以荆为钗,即此二木也。”

【生药材鉴定】:干燥的果实梨形或卵形,长3~4毫米,直径约2~3毫米,棕色,基部呈短尖状,顶端截形,有花柱脱落的凹痕,表面光滑,或有不明显的纵纹。多被有宿萼,萼筒顶端5齿裂,外面有5条明显的肋纹,并密被灰白色短绒毛。果壳坚硬,内有黄白色种子数枚。气微弱,味淡。

紫丁香

紫花地丁

五彩石竹

火棘

金盏菊

蛇目菊

绣线菊

薄荷

波斯菊

蔷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