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名: Acer griseum (Franch.)Pax
科: 槭树科
属: 槭树属
繁殖:播种繁殖
产地分布
我国特产,可在北至新疆中部、内蒙古和辽宁南部,南至苏州、安徽、湖北北部区域内生长良好。
形态特征
树高和冠幅均可以达到6-9M,树冠呈圆形。树皮红棕色,自然卷曲,鳞片状斑驳脱落。深绿色的叶片在秋季呈现鲜红色,鲜艳夺目。
生长习性
喜阳,亦能耐荫。生长速度慢,每年能生长10-15CM。
观赏价值
血皮槭树干夏季树皮有卷曲状剥落,呈壮观的肉红色或桃红色,尤其在冬季,非常显眼.其树叶春、夏季为绿色,叶脉、叶柄及新梢为红色.早秋开始叶变成鲜红或黄色,是很有观赏价值的树种,适植于溪边、池畔、路边、石旁及庭院.
血皮槭特别适合小型造景的需要。可以种植在庭园中,孤植或群栽于灌木丛中,能显示出极高的园林观赏价值。树皮薄纸状剥裂,奇特可观
晾晒去翅后即可秋播,也可以藏至翌年春播。条播行距15~20cm,覆土厚约0.5cm。亩播种量4~5kg;密播的(播前先将种子与湿沙按3的比例拌匀,放在3~5℃的条件下进行一个月的低温沙藏处理。层积期间要定期检查和管理,发现有发芽的种子,要及时进行播种。播种时先在畦内灌足底水,等水渗下再播,每平方米播种量200粒左右。播种后要覆0.5厘米的细土,为保墒提高地温,使种子出芽早、出芽整齐,可覆盖地膜或小拱棚,拱棚要注意通风,中午温度超过30℃要适当遮荫。一般播种后15~20天左右出齐苗....... 幼苗怕晒,需适当遮荫)10-20公斤/亩。当年苗高100~50cm。移栽要在落叶休眠期进行,小苗可露根移,但大苗要带土球移。嫁接可用切接、靠接及芽接等法,砧木一般常用2~4年生之实生苗。切接在春天3~4月砧木芽膨大时进行,砧木最好在离地面10~100cm处截断进行高接,这样当年能抽梢长达50cm以上。靠接虽较麻烦,但成活率高。芽接时间以6月间或9月中、下旬为宜。6月间正是砧木生长旺盛期,接口易于愈合,春天发的短枝上的芽正适合芽接;而夏季萌发的长枝上的芽正适合在9月中、下旬接于小砧木上。秋季芽接应适当提高嫁接部位,多留茎叶,能提高成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