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人蕉又名红蕉、凤尾花,属美人蕉科多年生直立草本。根状呈茎块状,花大,红色,桔红色或带绿色;雄蕊5,退化成花瓣状,深红、桔红、深黄色不等,色彩艳丽。花期7至10月。美人蕉原产美洲,我国各地普遍栽培。它生长强健,体态大方美观,花朵艳丽,花色大红、鲜黄、火黄三种,姿态优美,花期较长,几乎是夏秋之花,是大型花坛的优良花卉。
美人蕉,不仅能美化人们的生活,而且又能吸收二氧化硫、氯化氢,以及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抗性较好,叶片虽易受害,但在受害后又重新长出新叶,很快恢复生长。由于它的叶片易受害,反应敏感,所以被人们称为监视有害气体污染环境的活的监测器。具有净化空气、保护环境作用。是绿化、美化、净化环境的理想花卉。
美人蕉露地越冬法
美人蕉属多年生缩根草木花卉。有肉质根状茎,须根散生在根状茎的四周,地下肉质茎粗大,地上茎直立,叶大而互生。其大形的花朵,盛开有深红、火红、鲜红、乳白、肉粉及斑纹等品种。花期自夏至晚秋开放,络绎不绝。是我国南北方庭院栽植的重要的观叶和观花植物。
美人蕉肉质根茎因在0℃以下便会被冻烂,所以美人蕉地栽一般须挖起越冬。从地面挖起的美人蕉块茎,放在屋子里储存越冬,一不小心便会受潮、受热或遭受冻害,影响春天的出芽率。笔者根据几年的实践经验,认为地栽的美人蕉,冬天可露地越冬。其方法简便,且不受冬冻害,来年春又可早出芽,早开花。
其具体方法是:在霜降前,把美人蕉老棵从茎基部割去,用草木灰涂抹割伤处并晾晒伤口,以免伤口感染腐烂,三、四天后,伤口呈干燥状。再用锯末或稻草等保暖物覆盖,覆盖的厚度约约15-20厘米,保暖层以美人蕉茎基部不爱冻害为度。一冬经雨雪淋浇,覆盖物上层受潮发热,起到保暖保湿作用,如无保暖物覆盖,可用土埋。先用庄稼或柴草扎一小捆“把子”,高度以露出埋土层为宜,埋土的厚度要超出冻土层,柴草把子的底端要放在美人蕉的茎基部,起到透气的作用,以防美人蕉块茎密不透气窒息而腐烂。
翌年春解冻后,可把覆盖物除去大部分,留下薄薄的一层,以防春天遭受“倒春寒”的冻害,三、四月份,美人蕉便可破土出芽了。
【生物学特征】美人蕉科多年生草本,地下具粗壮肉质根茎,地下茎直立不分枝。叶互生,叶片宽大,叶柄呈鞘状。单歧聚伞花序,总苞片呈宽大的叶状;雌蕊、雄蕊均瓣化,其中一枚雄蕊的瓣化瓣常向下反卷,称为唇瓣。蒴果球形,种子黑褐色。花期夏秋季节。
【习性】原产美洲。喜温暖炎热、阳光充足的环境,具有一定的耐寒性,北方地区冬季地上部分枯萎。要求肥厚、排水良好的土壤,也耐贫瘠和短期积水。
【种类】美人蕉(C.indica)株高12米左右,茎叶绿色,叶长椭圆形,长10~30厘米,宽5~15厘米,花序小而稀疏,小花常2朵,瓣化瓣狭窄、直立,呈鲜红色,唇瓣橙黄色,有红色斑点。紫叶美人蕉(C.warscewiczii)株高1米左右,茎叶均紫褐色,总苞褐色,花萼及花瓣均紫红色,瓣化瓣深紫红色,唇瓣鲜红色。大花美人蕉(C.generalis),是美人蕉的改良种,株高15米,茎叶均被白粉,叶大,阔椭圆形,长40厘米左右,宽20厘米左右总花梗长,小花大,色彩丰富,花萼、花瓣被白粉,瓣化瓣直立不弯曲。意大利美人蕉(C.orchioides),是由多个种及品种改良而来的,株高约1米,叶绿色或青铜色,花序单生,直立,小花大,颜色丰富,基部筒状,瓣化瓣宽阔柔软。
【繁殖及栽培】多行分株法繁殖,也可播种繁殖。将根茎切成几部分分栽,注意每一部分必须保留2~3个芽。播种法多用于育种,因种壳坚硬,播前应进行预处理;温度维持在25℃,约2~3周发芽。一般春季栽培(五一用花,可提前栽于温室),覆土深度以10厘米为宜,可采用草炭土1份、粗沙1份、园土1份混合,并加入足量的基肥,生长期每10天追肥1次,并保证基质湿润;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可以挖出根茎,放于冷凉的环境,或留在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