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6月29日,阜宁县共收购小麦26万吨,收购主体较多,收购进度较快,国有粮食企业收购主渠道作用发挥明显。阜宁县粮食局突出四个环节监管,收购秩序井然有序。
一是突出执行政策监管。对全县28个托市收购库点实行片区包保责任制,即“五包”:包收购数量真实、包入库质量达标、包执行政策到位、包矛盾协调处理、包资金使用安全。所有包保人员驻点督查,确保各托市收购库点严格执行托市收购政策和收购准则,杜绝出现压级压价、限收拒收、二次开票及“转圈粮”等现象,并通过县局信息监管中心,对各托市收购库点收购环节进行远程即时监控。同时,对包保人员实行监管风险抵押金制度,严格考核奖惩,促进责任落实,提高监管成效。
二是突出入库质量监管。加强验粮员、司磅员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一卡通”操作能力。严格依质论价,既不能压级压价损害农民利益,又不能抬级抬价损害国家利益。在包保人员督促“毛粮进库,净粮入仓”、分等存放和认真检查增扣量执行标准的同时,县粮油检测中心不间断对入库小麦进行抽样检测,确保小麦容重、水分、杂质、不完善粒、呕吐毒素等质量和卫生指标达标,发现问题立即责令处理,坚决杜绝高等低报问题,保护好农民利益。
三是突出特色服务监管。将“6.23”风灾受灾户、种粮大户、军烈属、无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和“大走访”困难户等列为收购特色服务对象,详细调查摸底,建立名册台账,按片区划分至各托市收购库点。要求各托市收购库点逐户对接登记,在政策宣传、上门初检、约期收购和提供烘干等方面进行优先收购特色服务。包保人员对各托市收购库点的对接登记、收购计划、责任落实、收购数量、收购行为及服务态度等方面进行全程监管,确保服务对象的粮食应收尽收。
四是突出市场秩序监管。对外公布投诉举报电话,落实专人24小时值班受理制度,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方便农民维权,及时回复“12345”政府公共服务平台电子工单和网络发言人网贴。联合县公安、交运、物价、市场监管等部门,修订工作方案,落实部门职责,明确执法重点、时间、要求和工作制度,共同开展联合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各种无证照收购、打“白条”、代扣费用、囤积居奇、掺杂使假、克斤扣两、扰乱市场秩序等违法违规行为,稳定好全县粮食收购市场秩序。
(孙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