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稻鱼鸭养殖
云南网讯(记者 范春艳 乐诚弘韵)28日,哀牢山有几分雨意,元阳梯田的上空飘了一层白茫茫的雾。白川涛,红河州元阳县牛角寨乡的乡长,站在山坡上给记者算了一本明明白白的账:“这样最终算下来,一亩梯田的产值在11000元左右。”
单纯依靠种养殖,就能做到“亩产万金”,哈尼梯田的法宝是稻鱼鸭生态立体农业。
所谓稻鱼鸭生态立体农业,就是在梯田里同时种植水稻、养鱼、养鸭。水稻的叶子、碎稻谷、田间的小虫是鱼和鸭子的“大餐”,鱼和鸭子的粪便是水稻生长的肥料。三者互惠互利,最终形成生态共赢——整个种养殖过程绿色、无污染。
绿色、无污染加上元阳梯田这块“金字招牌”,形成了这一生态立体农业产品在市场上的制胜法宝。
白川涛告诉记者,元阳梯田里种植的水稻,是梯田祖先传承了千百年的传统红米品种,每亩产量只有350~400公斤,是杂交水稻的一半,却能卖出每公斤6~7元的高价。单纯红米一项,梯田的亩产值能达到2800元左右。
每亩梯田能养30只鸭子,一只鸭子每年产蛋保守估计约150枚,鲜鸭蛋的市场价格约为2元/枚。一年下来,能带给养殖户9000元的收入。
至于养鱼一项,每亩梯田养鱼约40公斤。梯田产的鱼吃纯天然的谷子、小虫、稻叶等长大,口感鲜美,市场价能买到每公斤80元。此项收入3200元。
再加上田埂上能种豆子,产蛋量少的鸭子还能出售,最终梯田亩产值平均约为17000元,减去必要的成本,梯田的亩产值约为11000元。
守着梯田能致富,附近村里的村民都愿意回来种田了。即使家里有教育等大头开销,村民们也不愿意放弃梯田,而是选择农忙种田,农闲务工的方式过活。附近村子的村民和政民明告诉记者,他们家8口人,种着10亩梯田,就依靠种田+务工的方式,在村里过上了中等人家的生活。
当然,白川涛的这本账,最终还是要基于产品有销路上。对此,白川涛特别自豪:“我的东西都是绿色、原生态的,没愁过销路。” 当地就稻鱼鸭生态立体农业引进的龙头企业,云南锦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李浙波也说,从自己考察的情况来看,市场潜力巨大。
以当红产品红米为例,李浙波说,自己曾经在东部地区尝试面向高端市场推荐红米,提及红米的生长环境和营养价值之后,有人当场掏钱要求发货。他自己也是因为在南博会上了解到元阳的情况,看中元阳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世界自然遗产的招牌,才来到元阳投身农业发展的。
目前,他的公司和当地合作社合作,发展起了1000亩的稻鱼鸭生态立体农业基地。基地提供统一的种苗和技术培训、统一管理,统一回收合作社生产的鲜鸭蛋,进行腌制之后再销售往外地。考虑到市场都在遥远的东部,运输周期长,李浙波考虑在牛角寨乡筹建咸鸭蛋真空包装的生产线,延长鸭蛋的保质期。
红米、鸭蛋卖出后,鱼和鸭子依靠梯田的旅游市场就能消化,甚至还有供不应求的情况。
据白川涛介绍,看到合作社的稻鱼鸭生态立体农业搞得红红火火,不少社外的村民也要求参加,这一立体农业在梯田上逐步推广开来。2016年,牛角寨乡实现了脱贫摘帽,既完成了对梯田的保护,也实现了致富幸福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