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鹅加工费比买鹅钱还贵”的感慨直白地道出近段时间肉鹅养殖业所遇到的“寒冬”:大量肉鹅滞销,每公斤10元的低廉收购价格,让养殖户愁容满面。众所周知,市场价格是受供求关系影响的。是什么导致肉鹅供需失衡,引致售价大幅跳水?记者深入市场,走访业内人士,探寻肉鹅价格大跌的原因。
节后肉鹅价格下降明显
21日下午,记者走访了我市部分可销售活禽的市场。受活禽休市影响,市场上并没见到活鹅销售的身影。在金湾市场,记者根据活禽销售店铺上的电话号码联系上了卖家。卖家利女士告诉记者,今年春节以来肉鹅的销售情况大不如前,价格也低迷。
在马曹市场水盘区,记者看到光鹅(宰好的鹅)售价为每公斤26元,一名档主告诉记者,年前肉鹅售价一般在每公斤32元,目前价格下降明显,但销量并无明显变化。“可能与节后市民饮食调节等有关。”该档主说。
昨天是活禽市民休市后恢复营业的先进天,记者再次走访金湾市场多家活禽销售店铺了解到,肉鹅销售情况仍然低迷。“以前一般一天能卖十几只鹅,现在一天只能卖一两只。”一家活禽销售店铺老板林女士对记者说,目前肉鹅价格虽然很便宜,但市民的消费热情并不高。

外需缩水大量肉鹅滞销
国仔做“鹅中”(鹅的销售中介)已有4年,并在广西、珠三角、东莞、开平等地积累了一定的客源。“以往一个月能做成20多单买卖,但今年生意惨淡,10天没有接到一张订单。”国仔无奈分析,外地市场对肉鹅需求下降,主要受禽流感影响,居民对三鸟消费欲望不高。且多地市场活禽经营休市,对肉鹅销售也产生了一定影响。肉鹅市场供大于求,必然导致价格下跌。
广西南宁的一名收购商梁先生说,前几天他才刚刚从我市白沙街道收购了1000多只肉鹅回南宁销售,虽然目前价格低,但是市场存货量很大,也很难卖,至今还有一半没卖出去。“以前好卖的时候一两天就能卖完一车货。”梁先生预计,这次肉鹅价格低潮,可能要到清明节前后才会有所回升。
鹅贩黄荣维则认为,肉鹅滞销与销售渠道变窄有关。已有10多年鹅贩经历的他,主要将肉鹅批发给市场档主或到市场摆摊零售。但最近一两年,他明显感觉市场档主这部分的客源在减少,他只能转到乡镇墟市贩卖肉鹅。
养殖户梁广新告诉记者,阳江大大小小的肉鹅养殖户有很多,虽然去年养殖户普遍不挣钱,但养鹅场的投入,养鹅的经验积累,让养殖户舍不得轻易离开这个行业。“去年亏了望今年能扭转,这批鹅亏了本就寄望下一批鹅能卖个好价。”梁广新说。
养殖户抗风险能力较差
“造成肉鹅滞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受禽流感影响外,季节性集中上市、市场供过于求、产销信息不对称造成跟风养殖、肉鹅品种单一等等,导致市场竞争力低。”对口帮扶白沙街道华陈村的珠海市金湾区帮扶干部张超雄分析,在农业生产高度专业化和规模化的地区和国家,农产品滞销现象发生频率较小,而我市当前肉鹅养殖多数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经营模式,容易出现滞销的情况。
据介绍,珠海市金湾区自对口帮扶华陈村以来,在摸清了市场情况和华陈村的客观资源条件后,决定发展种鹅养殖产业,并与阳江市福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建设华陈村种鹅养殖循环农业基地。基地主要繁育、销售反季节狮头鹅苗,种鹅引自汕头市。基地年产狮头鹅苗20万只,主要销往汕头、福建、广西等地,目前已与5个大型销售商达成常年供销协议,产品供不应求。
张超雄说,白沙街道是我市传统的养鹅大镇,决定在华陈村发展种鹅养殖产业也是因为在前期的调研中发现,本地肉鹅市场已经相对饱和,而且养殖的本地品种马岗黑和白沙杂在外地市场销路很窄。近期本地肉鹅价格大跌,除了季节性集中上市、导致市场供过于求的原因外,禽流感等因素的叠加影响,也导致了供求关系的失衡。另外,本地肉鹅品种单一,产品趋同,一旦本地市场有点风吹草动,就会造成滞销,传统的肉鹅养殖户普遍抗风险能力较差。
左上图:昨天,金湾市场恢复活禽销售,但生意惨淡。 谭兴孚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