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董卿 从春龙
莱州湾畔,“六十里”1号自升式多功能海洋牧场平台正在作最后的设备调试。下个月,它就将启程入海,奔赴离岸60里的海洋牧场。
这个庞然大物由中集来福士龙口基地为山东蓝色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量身定制。它有4条长35米的圆柱形桩腿及液压插销式升降系统,靠风力发电叶片和太阳能板提供能源。平台除了科研、养殖等功能,还可以实现海上休闲旅游、海上观光酒店、海上垂钓娱乐。
“我们公司以前算是一家传统渔业企业,主要做海产品的育苗、养殖、加工、冷藏、销售等。平台投入使用后,沿海水产养殖可以从浅海走向深海,海上休闲渔业也将破题。”山东蓝色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阚仁涛说,这个平台对于公司向现代渔业转型升级意义重大。
烟台是山东的渔业大市、强市,2016年,烟台主要海洋产业产值3101.5亿元,比上年增长8.7%。以海洋渔业和滨海旅游业为代表的传统海洋产业加快绿色转型步伐,产值均突破900亿元,分别达到946.7亿元和900.5亿元。
在海洋生态环境与海洋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的大背景下,烟台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加快海洋牧场建设的意见》,以海洋牧场建设为代表的生态增养殖业迅猛发展。全市海洋牧场新增10万亩,总面积达到90万亩。全市水产养殖年产值达到187亿元,增长9.6%,其中名优水产品养殖产值115亿元,占养殖产值的64%。
海洋牧场的快速发展,不仅修复了渔业资源,提高了产量,而且催生了休闲渔业的新业态。去年,以垂钓为主的休闲渔业迅速发展,山东海洋绿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13家单位申报的休闲渔业基地通过市级休闲渔业基地认定。全市休闲渔业产值完成32亿元,同比增长28%。
大西洋鲑鱼(三文鱼)主要分布于大西洋北部及沿岸海域的深海冷水,虽然价格不菲,却很难实现国产大规模鲜活供应。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烟台开发区分公司却将这种名贵的冷水鱼实现了国产。
“利用养殖基地常年恒定的低温地下深井水资源,构建了世界先进稳定、可靠的大西洋鲑鱼工业化循环水养殖基地。大西洋鲑鱼商品的大规模鲜活供应,填补了国内空白。”该公司总经理王顺奎介绍,该养殖模式不受地域和气候限制,自然环保,产品质量具有高度可控性和可追溯性。
据国家农业部分析,当前我国渔业捕捞产能严重过剩、品种品质不高、渔业资源持续衰退,要坚决压减捕捞产能。烟台市近年来也一直在做海洋捕捞的“减法”,逐步压减海洋捕捞能力。
减法即是加法。在压减捕捞产能的同时,以远洋渔业为方向的捕捞业加快转调步伐。全市3家远洋渔业企业派出远洋作业渔船65艘,作业范围扩大到太平洋、西南大西洋和缅甸专属经济区等海域,进行金枪鱼、秋刀鱼和鱿鱼等拖网捕捞作业。中柏京鲁船业等也积极向秋刀鱼、鱿鱼等高端渔船转型,在国际贸易不好的大形势下订单不断。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事关“海上粮仓”的可持续发展。烟台共规划生态修复、能力建设和示范创建3大类44个项目,总投资22.3亿元,全部列入《山东省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规划》。莱山国家级海洋公园获批,全市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总数达到12个,数量居全国首位。
养护近海、发展远洋,打造具有生态修复和资源增值功能的现代海洋牧场,发展可持续的绿色海水养殖业。在渔业供给侧改革中,烟台率先发力,压减低端、过剩的产能,发展高附加值的远洋捕捞、现代养殖,并做好“渔业+旅游”的大文章。
记者从烟台市海洋与渔业局了解到,2017年,烟台力争主要海洋产业产值突破3400亿元,比上年增长10%以上,其中渔业经济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增长9%。
莱州湾畔,“六十里”1号自升式多功能海洋牧场平台正在作最后的设备调试。下个月,它就将启程入海,奔赴离岸60里的海洋牧场。
这个庞然大物由中集来福士龙口基地为山东蓝色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量身定制。它有4条长35米的圆柱形桩腿及液压插销式升降系统,靠风力发电叶片和太阳能板提供能源。平台除了科研、养殖等功能,还可以实现海上休闲旅游、海上观光酒店、海上垂钓娱乐。
“我们公司以前算是一家传统渔业企业,主要做海产品的育苗、养殖、加工、冷藏、销售等。平台投入使用后,沿海水产养殖可以从浅海走向深海,海上休闲渔业也将破题。”山东蓝色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阚仁涛说,这个平台对于公司向现代渔业转型升级意义重大。
烟台是山东的渔业大市、强市,2016年,烟台主要海洋产业产值3101.5亿元,比上年增长8.7%。以海洋渔业和滨海旅游业为代表的传统海洋产业加快绿色转型步伐,产值均突破900亿元,分别达到946.7亿元和900.5亿元。
在海洋生态环境与海洋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的大背景下,烟台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加快海洋牧场建设的意见》,以海洋牧场建设为代表的生态增养殖业迅猛发展。全市海洋牧场新增10万亩,总面积达到90万亩。全市水产养殖年产值达到187亿元,增长9.6%,其中名优水产品养殖产值115亿元,占养殖产值的64%。
海洋牧场的快速发展,不仅修复了渔业资源,提高了产量,而且催生了休闲渔业的新业态。去年,以垂钓为主的休闲渔业迅速发展,山东海洋绿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13家单位申报的休闲渔业基地通过市级休闲渔业基地认定。全市休闲渔业产值完成32亿元,同比增长28%。
大西洋鲑鱼(三文鱼)主要分布于大西洋北部及沿岸海域的深海冷水,虽然价格不菲,却很难实现国产大规模鲜活供应。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烟台开发区分公司却将这种名贵的冷水鱼实现了国产。
“利用养殖基地常年恒定的低温地下深井水资源,构建了世界先进稳定、可靠的大西洋鲑鱼工业化循环水养殖基地。大西洋鲑鱼商品的大规模鲜活供应,填补了国内空白。”该公司总经理王顺奎介绍,该养殖模式不受地域和气候限制,自然环保,产品质量具有高度可控性和可追溯性。
据国家农业部分析,当前我国渔业捕捞产能严重过剩、品种品质不高、渔业资源持续衰退,要坚决压减捕捞产能。烟台市近年来也一直在做海洋捕捞的“减法”,逐步压减海洋捕捞能力。
减法即是加法。在压减捕捞产能的同时,以远洋渔业为方向的捕捞业加快转调步伐。全市3家远洋渔业企业派出远洋作业渔船65艘,作业范围扩大到太平洋、西南大西洋和缅甸专属经济区等海域,进行金枪鱼、秋刀鱼和鱿鱼等拖网捕捞作业。中柏京鲁船业等也积极向秋刀鱼、鱿鱼等高端渔船转型,在国际贸易不好的大形势下订单不断。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事关“海上粮仓”的可持续发展。烟台共规划生态修复、能力建设和示范创建3大类44个项目,总投资22.3亿元,全部列入《山东省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规划》。莱山国家级海洋公园获批,全市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总数达到12个,数量居全国首位。
养护近海、发展远洋,打造具有生态修复和资源增值功能的现代海洋牧场,发展可持续的绿色海水养殖业。在渔业供给侧改革中,烟台率先发力,压减低端、过剩的产能,发展高附加值的远洋捕捞、现代养殖,并做好“渔业+旅游”的大文章。
记者从烟台市海洋与渔业局了解到,2017年,烟台力争主要海洋产业产值突破3400亿元,比上年增长10%以上,其中渔业经济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增长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