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今日热点 633家规模养殖场关停搬迁

633家规模养殖场关停搬迁

  来源:中国养殖致富网   作者:中国养殖致富网 有914人浏览 日期:2025-07-04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原标题:633家规模养殖场关停搬迁)

  本报讯(记者 周爱明) 全市禁养区内共有634家规模养殖场,截至昨天已关停、搬迁633家。市农委昨天召开全市农业安全生产暨生态保护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两减六治三提升”及全省畜养殖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相关部署。

  市委、市政府启动的“263”专项行动,将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农药零增长和治理修复水产养殖水域生态列入“六治”内容之一,并明确由农委牵头实施。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方面,全市已划定禁养区面积4058.32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61.55%。玄武、鼓楼、秦淮、建邺等4区为全区禁养。全市禁养区规模养殖场需关闭搬迁634家,2016年底完成关停养殖场629家,占全市应关停养殖场总数的99.21%。今年截至目前,除1家奶牛场情况特殊以外,其余全面完成关闭。

  为提升农业清洁化生产水平,全市积极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集成推广综合防控技术,有效降低了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使用量,2016年全年粮食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419.5万亩次,占病虫害总防治面积的58.3%;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面积1780.76万亩次,使用面积占比83.95%,有效降低了农药的使用量。

  市农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全市农业部门将以绿色生态为导向,以安全生产为中心,采取“管、调、治、减、转”等措施,坚持系统治理、重点突破、区域推进,强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建立农业安全生产与生态保护管理长效机制,促进农业安全生产持续向好、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其中,“治”即继续加强畜禽养殖场治理改造。对禁养区已经关闭搬迁的养殖场,农业部门将组织回头看,防止反弹。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完善规模养殖场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设施,推进小散养殖场户畜禽粪便社会化处理体系建设,探索推广多元化的养殖污染治理模式。继续加强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推进种养结合,实现“生态消纳零排放”,到2017年、2020年,全市规模养殖场治理率分别达到60%、90%,规模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93%、98%。

  “减”即重点推进化肥减量和农药零增长。突出精准科学用肥施药,提高化肥、农药利用效率,减少农业内源性污染。到2017年、2020年,全市化肥使用量较2015年分别削减2%、5%。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和先进施药机械,推进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推广先进绿色生产技术。到2020年,确保全市农药使用量较2015年保持零增长。

  此外,全市农业部门还将继续加快推进农业生产转型升级。加快创建一批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培育一批种养结合新型主体,推广一批生态种养技术模式,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2017年、2020年,全市生猪大中型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到74%和80%。

  (原标题:633家规模养殖场关停搬迁)
 
免责声明:官方QQ群:630504965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微信

关注中国养殖致富网官方微信账号:“中国养殖致富网”,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关键词: 养殖 家禽 饲料

  相关评论


按分类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