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葛文荣
这几年,青海省利用广阔的冷凉水系,形成了具有高原特色的冷水鱼增养殖发展模式。为了进一步发展壮大冷水特色养殖产业,打造高原渔业品牌,5月29日,青海省渔业协会正式成立。
青海省渔业水域资源主要包括天然湖泊和大小水库,水体总面积1970万亩,有鱼水面约1888万亩。2009年水产品总产量约2150吨,全省大宗鲜活水产品(鲤、鲫、鲢等)年销售量20000吨以上,渔业产值1500万元。 目前,该省已有建成梯级水库,还有在建水库,具有优质冷凉水体资源,适于开展中高档冷水鱼类养殖,若对可建设面积进行全面开发利用,不计增殖产量,仅网箱养殖冷水鱼产量即可达到5万吨以上。
这几年,该省贵德县、尖扎县、化隆县、循化县,利用黄河沿线的优势和境内丰富的水体资源,成为可养殖水面的集中分布地。先后引种试养了鲤、鲫、鲢、草鱼、池沼公鱼、高白鲑和河蟹等20多个品种的经济水产品,已形成产量的有虹鳟鱼、池沼公鱼、草鱼、鲤、鲫、鲢和河蟹。其中池沼公鱼产量已稳定在千吨左右,可鲁克湖和贵德黄河滩地两大河蟹养殖基地已形成,约有养殖面积6.6万亩,年产优质河蟹30-50吨,并渐成品牌,有效提升了该省菜篮子的品质。
为了深化水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好政府转变职能,实现冷水养殖的产业化战略,努力打造优质、高档、品牌的冷水鱼产品,青海省积极迎合市场发展需求,组建该渔业协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