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农业电商 刚刚倒下的他们都曾红极一时……

刚刚倒下的他们都曾红极一时……

  来源:中国养殖致富网   作者:中国养殖致富网 有1756人浏览 日期:2025-06-29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老牌自助餐厅金钱豹位于北京的最后一家门店7月4日宣布关闭,随后上海的餐厅也宣布关门结业,倒闭背后,则是被拖欠三个月工资的员工和充值金钱豹储值卡的顾客;2017年7月21日,一笼小确幸上海地区所有门店由于食品安全事件暂停营业,线上平台也全部下线;茶香书香在今年年初便宣布全面闭店,拖欠员工薪资、租金、欠款达百万;后会友期北京海淀六道口的门店已经关门,另一家也陷入了财务纠纷,有人质疑负责人财务造假,警方现已介入调查。倒闭的名单很长,成都利苑、水货餐厅、小猪猪餐厅、沙拉日记、合肥宜芝多等都位列其中。如今2017年已过去大半,餐饮业景况如何?2017上半年倒下的那些餐厅,又是因何倒下?

  倒闭餐厅各有原由

  位于成都兰桂坊的利苑在今年的1月27号宣布关店,因商场和餐厅定位不一致再加上没有很好融入当地市场,最终利苑退出成都。在利苑宣布关店半个月后,2月14日鼎泰丰成都来福士店也宣布关店了,询问相关人士,给出的原因是——门店收益不好。2月,曾经红极一时的网红餐厅水货也全面退出郑州市场,随后深圳、北京、福州、宁波等地全面出现门店停业消息,官网也停止加盟。位于福田的COCOPark小猪猪烤也在继水货关店不久之后选择关门,据悉是因为业绩表现不佳而遭到商场的淘汰。

  创业一年后的沙拉日记宣布倒闭,与其他不同的是沙拉日记乍宣布关店的当日订单依旧高大一百多单,其关店原因与创始人决策有关。宜芝多已经撤走所有合肥的门店,至今在大众点评合肥站已经搜不到相关门店咨询,至于撤出原因是因为营业问题还是战略布局有待考证。广州茶餐厅一直都竞争压力大,雍裕茗点居茶餐厅(岗顶店)在年初也选择了关店。

  2015 年在西安金地广场开业的 “很高兴遇见你”,过完年后便不再营业,而跟去年被关店餐厅遭受到一样的问题——拖欠欠款不还。台湾省的蒂亚饭店、金园大饭店因两岸问题,大量大陆客人流量紧缩,这两家星级老字号不堪严重亏损,已经接近倒闭阶段。

  黄记煌三汁焖锅(松江新理想店)于年初时候选择关门,在大众点评上的评论记录多是分量少、口味一般和性价比不高之类的原因,多是因生意惨淡而关门。

  赵小姐不等位(长宁龙之梦店、虹口龙之梦店、静安长乐路店)自开张以来就一直因菜品口味差、分量少而被人所诟病,此次陆续将上海龙之梦两家门店闭店。从高峰期的五家店,仅剩日月光和紫荆路的门店依旧营业。

  潮汕牛肉火锅行业也不乐观,潮汕牛肉火锅在2015、2016年疯狂收割占据市场之后,在2017年上半年势必是要关闭一批批门店,市场上留存精耕细作的品牌。

  品牌老化无创新意识

  这些餐厅为何倒下?很多餐饮品牌或多或少都面临着品牌老化的问题,只要品牌在发展,就势必要应对这一问题,现在的餐饮业是得年轻消费者得天下,一个在消费者印象中像妈妈年代时的品牌,那境遇就真的很危险了。曾有个牛杂品牌的老板说,现在来他家吃牛杂的大多是一些老年人,很少见年轻人,品牌现在也不敢扩张,生意不好做。

  这种情况在大品牌常见,船大难掉头,创新不成功就相当于自损品牌,不创新则得过且过,整个企业也就这样没落了。

  做餐饮,要有宏观的眼光去看未来的趋势,又要执着于细枝末节在其中精心打磨,从品牌构架到产品再到门店日常,很讲究管理工作,现在做的每一步决定都是未来的成果,管理是重中之重。

  这些年一路被黑的很高兴遇见你就是如此,去年就遭遇讨债风波,今年在西安的门店也已经关店,最终还拖欠了不少原材料供应商和门店服务员的欠款。

  多次遭遇讨债风波的“很高兴”真的很尴尬,而事实上该餐厅究竟是加盟店还是直营店未知,可以肯定的是,大家都要去找韩寒讨债了。

  网红龙虾店——卷福和他的朋友们,今年也关闭了在厦门的门店,这个众筹的餐厅,顶着张嘉佳等名人光环,在上线不久后就匆匆离开了,据说最后半年亏损多达70万,其众筹财务不透明不说,城市合伙人和实际经营者也不一样,种种管理乱象试问如何做得好生意?

  同为众筹餐厅的后会友期也是同样原因倒闭,众筹模式如何做,要好好思索。

  服务培训没跟上

  服务培训问题餐厅最不该出现,却是每家餐厅都出现的问题。很多老板都盲目陷入一个误区,只要产品颜值做的够高,环境够格调,营销广告做得好就万事大吉了,什么服务培训全都可以放任自由。

  这种想法大错特错,餐饮是最直接与消费者接触的产业,消费者通过服务员能直观地能感受到餐厅的好与坏。最直观的来说,同样的火锅店为什么更多人选择海底捞——因为服务好。

  而一些老店员工来说,服务意识比较差,像不久前倒闭的金钱豹餐厅,在网上多次有网友评论说服务意识很差,服务员很多都不怎么愿意搭理消费者,更有甚者直接在门口围堵消费者,拦截威逼利诱让消费者办卡,态度十分糟糕。

  而这种情况肯定不是先进次出现,但累积到一定量之后,消费者就不愿意来了。

  还有今年年初在成都双双折戟的米其林餐厅利苑和鼎泰丰,本地消费者在大众点评吐槽花了米其林的价钱却没有享受到应有的服务,让消费者心中落差很大。

  产品与消费需求不符

  市场一直是在不断变化的,消费群体也在变化,而且更残酷的现实是现在越来越多的跨界者进入餐饮市场,他们大多有着比传统餐饮老板更新的想法和模式以及迅速打造火爆的资源,一切都在变,唯创新得发展,但是产品还是餐饮的本质和根源。

  今年位于上海中山公园龙之梦的赵小姐不等位也闭店了,这个一直以来打着文青噱头,堪称“网红餐厅鼻祖”。

  因菜品难吃分量少而被消费者诟病,在坚持了4年后宣布关店,这个也一度是话题餐厅了,不过最广为传播的却是菜品不合消费需求,性价比不高的话题,时至今日关店也不足为奇。

  黄太吉自成立以来就话题不断,作为国内先进家互联网+的餐饮公司可谓是风光无限,然而这些年来一直在走下坡路,除了一直在改变的商业模式外,还有其产品本身。

  因为他家的煎饼,贵而且不好吃。消费者吃过一次后就不再买账,后续劲头不足,去年工厂店大量撤出,今年在饿了么总部的门店也关闭了,不知这个品牌今后将何去何从。

  供应链支撑不了产品线

  供应链养活一个餐饮产业,那绝对不是说说而已。像海鲜、小龙虾还有这几年正在火的潮汕牛肉火锅,供应链在餐饮行业的需求很大,很多餐饮老板选择整合供应链或者是自建平台,其实更多是想保证食材最小成本化和产品的最大标准化,然而在供应链上被拖垮的餐厅也不少。

  今年正在大范围倒闭的潮汕牛肉火锅行业,前两年一街十多家火锅的盛景恐怕今年再难以看到了。

  事实上2015年潮汕牛肉火锅野蛮生长,2016年就开始在洗牌了:先是淘汰一批没有供应链的品牌;再淘汰供应链不稳定的品牌;最后品牌差异化大战,巨头称霸。最终少不了的,还是供应链在背后的支持。

  今年2月开始陆续闭店的水货餐厅,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由供应链拖垮,由于其很多都是加盟店,供应链没有办法统一,不少消费者反应有些门店食材的品质难以保证。加盟店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久而久之牵连的是整个品牌

  快速扩张脚步不稳

  有很多餐饮品牌的目标很明确——做加盟,迅速扩张,收割品牌红利。但是步子迈得太快了容易摔倒,这是常识,更是事实,在餐饮品牌中这样的例子不少。

  基础的产品和服务,甚至是管理模式都没有摸索清楚,就大肆扩店或者开放加盟,结果最终还是摔倒了。

  今年新年初,茶香书香宣布全面闭店,茶香书香可是对标星巴克的,选址还有装修成本都不低,但是星巴克的运营模式一直都很清楚,而茶香书香在不断地变化,导致每一家店前期运营成本过高后期又没方法调整策略,贸然扩店,从成本到管理都是大问题。

  沙拉日记元旦全面停止业务,历时3年终究还是没有熬过亏损二字。要知道其产品上线很受年轻上班族欢迎,后来创始人将团队逐渐扩大,甚至租下更大店面购买更多厨房设备。

  由于其产品注重创新和设计模式,没有做出SOP,无法保证大量生产,再加上生产线在不断扩大,后续管理却没有跟进,据创始人番茄妹说,整个模式到了最后就像他们的一场自嗨。

  每个品牌倒闭的具体原因各有不同,但从深层原因分析,除了个别“作死”和“意料之中”外,大部分还是死在“竞争激烈”上。

  以上海为例,2017年外环内人口减少250万,上海总共常驻人口才2000多万,相当于减少了十分之一。2017年上海全年预计新开57家商场,直接造成单个商场人气被分流。

  最致命的是,过去商场招商餐饮占比10%,现在实体经济被线上冲击严重,餐饮反而成了香饽饽。据行业内人士表示,现在商场平均餐饮招商比例达到40%。

  城市总人口减少、商场人气被截流、商场内竞争激烈,这才是罪魁祸首。有些老品牌,还是抱着过去的模式死守线下,依赖那点门前的客流量“靠天吃饭”。市场竞争的加剧,餐饮企业想要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就要不断坚持创新,倒闭潮随时都在,怎么应对,就看各位餐饮人的了。(来源:搜狐财经 胡茵煐)

 
免责声明:官方QQ群:630504965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微信

关注中国养殖致富网官方微信账号:“中国养殖致富网”,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关键词: 刚刚倒下

  相关评论


按分类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