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农资器械 农机化水平每提高1% 农民增收270元

农机化水平每提高1% 农民增收270元

  来源:中国养殖致富网   作者:中国养殖致富网 有6106人浏览 日期:2025-07-0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12月11日从省农机局获悉,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技术手段,农机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70.27元。今年2月,省农机局联合华中农业大学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广泛调查,历时近一年得出此结论。

  调查采用遗传算法,分析2004-2015年间的湖北统计年鉴和湖北农机化年报数据,显示农机化对农业产出的年均贡献率达到26%;通过建立2004-2015年间湖北省农机化水平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间的回归模型,显示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农机化水平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农机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70.27元,若按湖北省农机化水平每年提升1个百分点计算,全省4000万农民每年因农机化的推进而实现增收逾108亿元。

  根据调查报告,农机化从提高农作物产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拓宽农民从业领域、助推规模经营发展等8个方面,促进农民增收。农作物实行机械化生产,多个生产环节都有增产效果,增产的幅度一般在1%-15%之间,如油菜播种实行机械直播亩均增产19.7公斤,旱地深松整地作业具有蓄水保湿、提升地力的作用,小麦亩均可增产9%。若用机械代替人畜力,可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水稻生产过程中,人工插秧费用约为120元/亩,机械插秧50元/亩,水稻人工收割费用100元/亩,机械收割60元/亩,仅此两项每亩水稻生产成本就减少110元。“但全省农机化发展不充分,农机作业成本持续攀升,单机作业边际效益递减,农业劳动生产率总体水平不高,也影响着农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省农机局局长刘长华介绍,2016年,全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7.4%,进入中级发展阶段,但农机化发展区域之间、环节之间、作物之间很不平衡,尤其是占我省国土面积70%的丘陵山区农机化水平仅为41.2%,且适应该区域的农机装备、技术、政策、人才和服务等有效供给严重不足。

  下一步,全省农机部门将全力服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范执行强机惠农政策、推广高效农机技术应用、培育新型农机服务主体,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

标签:农机化 湖北
声明:
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进行负责、考证。
2、如本文涉及其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先进时间进行相应处理!
 
免责声明:官方QQ群:630504965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微信

关注中国养殖致富网官方微信账号:“中国养殖致富网”,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关键词: 农机装备 农业器械

  相关评论


按分类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