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建设的步伐不断推进,眼下,我区集城市防洪与生态景观于一体的“一江两岸”城市亲水型绿色文化长廊“文化景观带”已完成大半,江滨两岸成为了许多虞城市民茶余饭后,散步休闲的先进之地。漫步曹娥江边,放眼望去是涓涓清流和郁郁葱葱的绿树草坪,数不胜数的白鹭正在戏水栖息,江水画出一条漂亮的弧线向前延伸,渐渐与远山融为一体,犹如一幅清雅的山水画。这画中,静坐岸边的垂钓者,一拎钓鱼线,一尾肥硕的鲫鱼在空中划过一条弧线,阳光下,鱼鳞闪闪,带着野生鲫鱼特有的金黄色泽,让画面瞬间生动了起来。
这一幕出现在如诗如画的曹娥江两岸,也出现在“五水共治”后水清鱼肥的上虞众多河道水域。星罗棋布的河道边,一把小板凳,一支钓鱼竿,垂钓爱好者们在岸边一坐就是大半天,近年成为一道道风景线。天气好的下午,有的河道边钓鱼爱好者们一溜能排出几十米远,传统钓也有,筏钓也有,台钓也有,都赶上打比赛了,路过的人不禁要问:有这么好的鱼情吗?
“确实有。”区水利局水政渔业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肯定地说,“我区水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给人们带来最直观的变化就是钓鱼的人多了。”据介绍,“五水共治”后,通过截污纳管、挖泥清淤、砌石河岸、清理河道,上虞的许多河道恢复了清澈见底的往昔面貌。为有效保护水域生态环境,从2014年起,我区还持续开展大规模渔业资源放流活动,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走出了一条“以鱼治水”、“以鱼活水”的水域生态环境保护之路。
就在今年3月初,上虞区水利局刚将20万尾鱼种,分别放流到百崧河以及曹娥江上浦闸、湿地公园等水域。今年,还计划增殖放流两次,总数量达1620万尾,其中鱼种20万尾,鱼苗1600万尾,主要以花鲢、白鲢、黄尾密鲴、草鱼、鳊鱼为主,增殖放流将在百崧河、浙东引水河、曹娥江、丁宅溪、岭南水库等水域进行。
此外,随着上虞区钓鱼爱好者越来越多,据区体育总会相关负责人厉苗军介绍,区体育总会将筹划成立钓鱼协会列入本年工作议程。钓鱼协会的成立,将有效促进钓鱼爱好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推动钓鱼运动的规范发展,同时对保护渔业资源,保护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高超的钓技是钓鱼爱好者追求的目标,鱼肥景美之处是钓鱼爱好者神往的地方,海阔鱼跃是钓鱼爱好者最乐意看到的景象,而平安幸福则是大家最应该牢记的。”区水利局水政渔业执法大队工作人员提醒:保护优质的水环境是每一个市民的责任,因此在每年的禁渔期内,希望钓鱼爱好者们不要垂钓、捕捞,以保护水生生物的正常生长和繁殖,保证鱼类资源得以不断恢复和发展。同时,在城区的各座桥上,现在也出现了许多钓鱼爱好者的身影,但随之而来的就是乱停车的危险和危害河道巡逻船只的隐患。所以,在这里也要提醒广大的垂钓爱好者,在选择钓鱼地点时一定要注意周边环境,寻找安全之地尽情地享受钓鱼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