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水产渔业 福建福州市连江县智能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加工生产基地2019年建成

福建福州市连江县智能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加工生产基地2019年建成

  来源:中国养殖致富网   作者:水产养殖采编部 有914人浏览 日期:2025-07-06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随着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福建省不断探索更科学、更健康、更高效的养殖模式,推动渔业转型升级,促进渔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日前,位于连江县官坂镇北柘垦区的南科渔业产业智能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加工生产基地项目正在抓紧建设。该项目作为福建省海峡现代渔业经济区(一期)项目,东临罗源湾,西至201省道,规划建设养殖区、办公生活区、研发区、观光钓鱼及VR体验区,园区总用地面积690亩,目前已完成过半的填方面积。该项目已被列为国家渔业创新项目,同时也是2017年省重点项目、市攻坚项目和“海上福州”建设项目。

  该项目由南国风(福建)水产有限公司投资兴建,采取生物技术循环水利用,物联网技术监控管理,开发了基于封闭式循环水养殖的工厂化智慧生态养殖模式,在单体产房两侧设计观光垂钓平台,结合景观布局,在室内设计VR体验区,打造生产观光旅游一体化生态园区,实现传统渔业的转型升级,预计2019年建成,年产值可达30亿元。目前,该项目正加快填方步伐,确保在3个月内完成所有填方任务。同时加快临时泄洪的设计及施工,确保汛期前周边排水顺畅,群众生产、生活不受影响。

  据南国风(福建)水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銮光介绍,目前南国风已在连江县琯头工业园建有40亩的立体循环水养殖基地,该基地建有25平方米面积的养殖池260口,年产值2亿元,主要养殖品种为鳗鱼、鲍鱼海参等,同时该基地建立了福州先进“鱼鲍参藻智能化循环水健康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在工厂化生态循环水养殖系统水槽中,将鲍鱼、海参、藻类(海葡萄等)放养于特殊设计的附着基和生态浮床,通过水循环恒温可控装置,利用鲍鱼、海参、藻类之间的食物链和能量的转化关系,实现生态环境的自我循环修复。这种养殖模式使鲍鱼单位海区面积产量提高了177.8%,南科也将沿用目前的较新循环水技术进行养殖。

  “南科基地我们将采取边建边投产的方式进行,新基地不仅养殖面积更大,设备更新,还将建有光伏电站,实现低碳、环保的养殖模式。”陈銮光说,新基地将建设4层养殖厂房,除了公司自用外,还可租赁给他养殖户进行循环水养殖,带动渔业养殖转型升级。

  据介绍,为了推动该项目全面填方工作,官坂镇有关干部在春节期间走村入户,动员北柘垦区的养殖户搬迁。“所幸我们在去年历次台风期间与养殖户建立了较好的感情基础,在正月初七前完成了35户养殖户的征迁工作,项目得以全面进行填方工作。”官坂镇主任科员黄岁华告诉笔者,他作为该项目的征迁负责人,每次与征迁养殖户进行思想工作后,都会在晚上写下《民情日记》,记录下养殖户的具体情况与诉求,以便在日后的工作中,尽其所能解决养殖户的后顾之忧。

  目前,福建省累计建设工厂化养殖企业91家、增加养殖面积70万平方米。像这样应用工程技术、装备技术、监控技术,用节能的方式产出高效、优质水产品的工厂化养殖是今后福建现代渔业发展的方向。

 
免责声明:官方QQ群:630504965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微信

关注中国养殖致富网官方微信账号:“中国养殖致富网”,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相关评论


按分类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