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水产渔业 浙江宁波市宁海县将“汗水渔业”变“智慧渔业”

浙江宁波市宁海县将“汗水渔业”变“智慧渔业”

  来源:中国养殖致富网   作者:水产养殖采编部 有907人浏览 日期:2025-07-05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宁海晨曦水产公司近日在三门湾现代渔业园区内养殖基地进行了不同寻常的改造,占地约30亩的鱼池水泥铺地,砌出4条长长的“跑道”。公司负责人李林峰介绍,新加装的空气提水设备能让大黄鱼黄姑鱼等在循环流水的“跑道”里快活地生长,“跑道”外区域则套养蛏子和虾,能有效提高鱼儿的成活率和鱼塘总产量。鱼类粪便、残饵冲进沉淀池收集后,还当农田肥料用,实现“零水体”排放。

今年,宁海在大佳何高湖塘和蟠涂园区设置两个点,在全市进行首批海水鱼池塘循环水养殖试验。据悉,该技术改传统“散养”为“圈养”,加之引进水质过滤、自动投饵等设施,以解决水产养殖的尾水污染问题,降低人工操作强度,实现养殖效益和环境保护双提升。

养鱼一直是个劳心劳力的活。近年来,宁海县大力开展渔业生态化、集约化、标准化建设,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以科技创新引领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渔业生产从“汗水渔业”向“智慧渔业”转型。

在一市镇海山丰水产专业合作社,实施“公寓化”养殖青蟹已有1.1万余只,与传统土塘养殖相比,成活率提高70%,平均亩产提高了30倍。借助“互联网+快递”的营销模式,该合作社生产的青蟹、贝类等三天内送达全国各地客户的厨房。晨曦水产公司将研发的高效循环水分汲养技术用于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并引入自动化控制、增氧系统和在线监测技术,技术人员用手机就能随时查看养殖池水质数据、饵料消耗状况和白虾生长状态,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并取得单茬平均亩产2500公斤、亩产值逾12万元的佳绩。

宁海县海洋与渔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三年来宁海完成池塘标准化改造面积4.5万亩,产量、产值、利润较建设前均提高了20%以上,大大提升了养殖生产综合能力,成为养殖户的增收利器。
 
免责声明:官方QQ群:630504965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微信

关注中国养殖致富网官方微信账号:“中国养殖致富网”,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相关评论


按分类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