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走进位于北流市北流镇钟龙村独秀组的北流市八二农庄了解到,几年前,退伍军人罗华放弃稳定的工作,带领几名战友和村民创办了以退伍军人为主体的 饲养场,发展蝎子、黄粉虫、水鱼等特种养殖,并用一年时间,把养殖场发展成为玉林市级“全民创业”示范性微型企业。如今,在罗华的带领下,小小养殖场将慢 慢往休闲农庄方向“升级”,并大力发展中华鲟龙鱼养殖。
采用立体循环生态养殖模式 鲟龙鱼已可收成
养中华鲟龙鱼对水质的要求非常高,目前养殖场池塘里的水都是引自山上的泉水。从山上引来的泉水先通过养有中华鲟龙鱼的池子,与中华鲟龙鱼排出的粪便流到 下一个养殖黄古鱼的池子里,黄古鱼的排泄物再流到养殖泥鳅、田螺的池子里,中华鲟龙鱼、黄古鱼、泥鳅和田螺彼此之间形成了一个生态立体的生物链养殖模式。
“中华鲟龙鱼全身都是宝。”罗华告诉记者,选择养殖中华鲟龙鱼作为农庄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主要是看重它的经济价值高,市场前景广阔。
据罗华介绍,去年7月份他们从湖北宜昌以7元/条的价格引进了2万尾中华鲟龙鱼苗,养了6个月,已经达到1.5-2斤/条。目前中华鲟龙鱼市场价为50-60元/斤,卖到南宁、玉林、北流等地的酒店,供不应求。
将建鲟龙鱼蛋孵化场年产鱼苗1000万尾
预见到中华鲟龙鱼可观的发展前景,罗华带领战友和村民们打算建立一个2-3亩的中华鲟龙鱼鱼蛋孵化场,“从宜昌引种鱼蛋回来孵化,一次可孵100万尾鱼苗以上,从每年的2月份到清明前后,一年大概可出5-6批,孵化鱼苗约1000万尾。
截至去年底,八二农庄已有8位退伍军人,种养规模从成立之初的3亩扩大到23亩。其中泥鳅8亩,生态立体种养10亩,年产值近100万元,年获纯利润 20多万元。目前,八二农庄已有12位退伍军人加入到这个创业队伍,其中有5位是罗华的堂兄弟叔侄。“实在忙不过来时,还请一些村里的村民帮忙。这样,不 但利于农庄的长远发展,还促进当地村民就业,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