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米”以“书香”传播“米香”的方式,在浙江这个传统的鱼米之乡播下“吉林大米”品牌影响力再提升的种子。
新季东北粳稻春播时节,“吉林大米”在南方粮食主销区———浙江省,却以“书香”传播“米香”的方式,在传统的鱼米之乡播下了“吉林大米”品牌影响力再提升的种子。
4月17日至5月22日,作为落实中央有关建立吉林省、浙江省对口合作关系的一项重要举措,“2017年吉林大米文化节”的一系列活动在浙江省陆续展开。在4月份的全民阅读月,“吉林大米”主打文化牌的系列活动,不但以“书香”带动“米香”的独特思路展示了吉林历史悠久的皇家贡米稻作文化,提升了“吉林大米”的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也进一步加强了吉、浙两省在粮食产销合作方面的关系,各项签约累计金额达13.2亿元。
对口合作:以“书香”传播“米香”
吉林省是国家重要的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商品率和调出率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浙江省是全国第二大缺粮省,粮食自给率不到40%,两省在粮食产销方面具有良好的传统和很强的互补性,双方在共同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合作潜力巨大。
近3年来,随着吉林大米品牌建设的快速推进,通过多场推介活动和落地宣传活动,吉林大米在浙江省的影响力不断提升,消费者对“吉林大米”品质认可度不断攀升,中高端产品市场份额不断扩大,进一步加强了两省粮食产销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2017年吉林大米文化节”被列为吉浙两省落实对口合作关系建立的先进个重点项目。
据介绍,“2017年吉林大米文化节”以“吉林大米———好吃、营养、更安全”为主题,主打文化牌、塑造品牌忠诚度的此次系列活动,囊括了吉林大米文化展、“书香、米香、香飘浙江”吉林大米精品联展、吉浙两省11组对口合作城市产销对接、吉林大米文化节活动总结新闻发布会等多项内容。
在5月22日举行的“2017年吉林大米文化节”活动总结新闻发布会上,吉林省粮食局副局长张宏明表示,国务院明确提出吉林省与浙江省建立对口合作关系之后,吉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在北京参加“两会”期间,就两省对口合作事项与浙江省委领导交换了意见,并根据两地粮食产需实际,结合部门工作重点,精心策划了“2017吉林大米文化节”活动,并得到浙江省粮食局的认可和支持。
“作为吉浙两省对口合作的重点项目,为期一个月的吉林大米文化节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都取得了很大的突破,22个城市结成11个对子,以米为媒,相互联姻。各地的活动丰富多彩,十分热闹,现场互动吸引了当地许多市民踊跃参与,很接地气。”张宏明说。
以米为媒:吉浙粮食产销合作结新果
4月下旬,吉林大米图文展在杭州市图书馆开展,正式拉开了“2017年吉林大米文化节”活动的帷幕。在近一个月的时间,吉林省各地粮食部门和大米企业陆续走进杭州、金华、
湖州、温州、台州、衢州、宁波、绍兴、舟山、宁波、丽水等11个地区,先后开展了多场丰富多彩的产销对接和品牌宣传活动。
5月21日上午,“书香米香,香飘浙江”大型买米赠书公益活动暨“吉林大米”联合展销活动,在杭州市吴山广场举行。粮油市场报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吉林大米”产品展销现场人头攒动,不仅有互相挽扶的花甲夫妇,也有带着孩子的年轻夫妻。
“一直比较喜欢东北的稻花香米,年纪大了,更注意健康,虽然牙口不是特别好,还是愿意吃点更糯、更弹的米,基本都是吃5元/斤以上的好米。”年届耄耋的杭州市民邓大爷对记者说。
除了开展内容丰富的展销和文化活动外,以文化搭台的吉林大米文化节也为吉浙两省粮食产销合作带来了丰硕的成果。活动期间,延边州与宁波市、松原市与温州市、通化市与台州市、四平市与金华市、公主岭市与衢州市等各对口合作粮食部门分别签订了粮食产销对口合作的相关协议。
吉林省粮食局副局长杨光表示,作为商品粮调出大省,吉林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努力建设优质、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其中玉米的“黄金名片”、大米的“白金名片”、杂粮杂豆的“彩金名片”已经成为吉林农业的标志性符号。
“这次两省22个地市成功举办的大米文化节已经落下帷幕,但两省‘亲上加亲’的对口合作才刚刚开始。
在巩固现有粮食产销合作关系的基础上,两地将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吉浙两省对口合作的战略部署,顺应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精准对接,深度合作,既有利于提升浙江省调入粮的供给品质,也有利于吉林省种植结构调整、粮食去库存和种植效益的提高。”杨光对记者说。
据统计,文化节期间,两地共举办20场宣传、推介、研讨、考察活动,签订合作项目48个,其中粮食贸易项目39个,协议销售大米20.8万吨、玉米17.2万吨、杂粮1000吨;新建直营店意向8个;粮机购销意向1个,合计总金额13.2亿元。
松原粮食集团办公室主任刘文艺告诉记者:“参与这次系列活动,松粮集团收获很大,现场及协议成交查干湖大米、玉米合计近10万吨,不仅找到了可以深度合作的大米渠道商,还初步达成了玉米贸易合作。通过走近浙江消费者,我们将更加坚定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注重从源头抓起,从种子培育抓起,严格管理,科学规范,让有机、绿色的查干湖大米走进每一个家庭。”吉林省粮食局大米产业处处长张长城表示,此次公益活动和“吉林大米”联展活动是“2017年吉林大米文化节”的收官活动,来自吉林东部、中部、西部的33家吉林大米产业联盟企业携上百款产品,参加此次联合展销活动。
据了解,下一步吉林大米产业联盟企业将在现有直营店和商超体系的基础上,在浙江陆续建立8家吉林大米直营店及更多的商超专柜,其中北显米业3年内将在温州建立30家品牌直营店,这将对“吉林大米”未来在浙江市场开拓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3年前,“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吉林大米”首场省外推介活动就来到了吴山广场。3年后再至此地,“吉林大米”品牌影响力已然实现华丽转身,这让张长城感慨颇深。
“2014年,‘吉林大米’品牌推介正是从浙江吴山广场出发,那时提到东北大米很多人想不到‘吉林大米’。而现在,以‘好吃、营养、更安全’为卖点的‘吉林大米’,品牌影响力大幅提升,杭州乃至全浙的消费者都对‘吉林大米’有了全新的认识。通过今年的文化节系列活动,可以让当地消费者对‘吉林大米’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将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转化为对品牌忠诚度,提升‘吉林大米’在浙江地区中高端大米市场的占有率。”张长城说。
(赵瑞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