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农副产品 玉米中后期管理技术

玉米中后期管理技术

  来源:中国养殖致富网   作者:中国养殖致富网 有908人浏览 日期:2025-07-05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及时中耕追肥,满足养分需求。在拔节至小喇叭口期(6叶展至10叶展),结合中耕进行施肥。通过中耕,灭麦茬松土、除草。追肥以氮肥为主,不要地表撒施,应集中靠近根部穴施或条施后深覆土,提高化肥利用率,防止烧苗。

  及时排渍、灌溉,防止涝灾、旱灾。在玉米整个生育期间,苗期耐旱怕涝,遇暴雨积水要及时排涝,防止芽涝和苗涝,孕穗至灌浆期,对水分需求量大,较耐涝但不能缺水。发生旱情要及时灌溉。这期间的1~2次灌水可大幅度增加玉米产量。

  加强田间管理,防止倒伏减产。倒伏尤其是中后期倒伏是限制玉米增产的主要因素。在种植耐密植抗倒伏品种、合理密植、合理施肥、中耕培土、及时去除小弱空株等措施的基础上,如发现密度过大、有严重倒伏危险的地块可提前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如在孕穗前喷施50%矮壮素水剂200倍液,加以预防。

  做好病虫害防治,防止病虫危害。夏玉米区主要病害有叶斑病、茎腐(青枯)病、矮花叶病,主要虫害有玉米螟、黏虫、棉铃虫、蚜虫、地下害虫、蓟马等。

  适期收获,保质保量。玉米植株正常成熟时苞叶逐渐苍皮干枯、松散,籽粒“乳线”消失,基部形成黑层,显出籽粒特有光泽。含水率一般在30%左右。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过早收获,含水率偏高,容重低,霉粒、破损粒多,商品品质差,既影响产量,又影响品质。要等到玉米充分成熟,至少要等到果穗完全苍皮后收获。适当晚收,利于玉米产量增加和品质提高。同时要掌握好与及时腾地种麦的关系。

(中国农业信息网)
 
免责声明:官方QQ群:630504965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微信

关注中国养殖致富网官方微信账号:“中国养殖致富网”,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关键词: 农副产品 粮食

  相关评论


按分类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