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农副产品 迟福林:个税不能再走提起征点老路 尽快以家庭单位征

迟福林:个税不能再走提起征点老路 尽快以家庭单位征

  来源:中国养殖致富网   作者:中国养殖致富网 有898人浏览 日期:2025-07-0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改革”是迟福林身上抹不去的标签。

上世纪80年代,从中央党校理论部学术组组长到负责海南省体改办,迟福林始终站在体制改革潮头浪尖;此后由仕入学,担任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迄今逾20年,其被高层采纳的政策建议不胜枚举。

2010年,迟福林接连出版《第二次改革——中国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第二次转型——处在十字路口的发展方式转变》,强调以政府转型为重点的发展方式转型。近年来他又将目光聚焦到服务业自由贸易,再度提出“二次开放”概念,呼吁加快推进服务业市场开放。

“工业部门尤其是制造业80%以上已实现高度市场化,而服务业中50%左右仍被行政力量垄断和市场垄断。”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专访时,迟福林坦言,希望在1-2年内实现服务业竞争性领域对社会资本全面放开。

此外,他还建议,目前自贸区共用的122项负面清单中有80余项针对服务贸易,应加快研究推进自贸区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开放转型进程,争取到2020年把自贸区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压缩到40项以内。

目前,举凡自贸区试点、国资国企改革试点、农村集体产权改革试点等各项改革试点工作都在稳步推进。对此,迟福林都有话要说。

税收结构重大调整宜早不宜迟

澎湃新闻:你近两年提出了“二次改革”、“二次转型”、“二次开放”等新概念,宏观上讲,它们是为了回应改革现在到了哪个阶段、出现了哪些问题么?

迟福林:与改革开放前30多年相比,当前的改革形势远要复杂得多、深刻得多。首先,从内外发展形势看,国际,全球化面临严峻挑战,整个外部形势更为复杂多变;国内,增长、转型、改革直接融合,经济增长直接依赖于转型与改革的实质性突破。

第二,从现实情况看,解决经济运行中重大结构性失衡风险,关键取决于结构性改革。

第三,改革进入“攻坚期”,改革面对的全是难啃的硬骨头,任何一项改革都要突破认识和利益的掣肘。

主要基于这些考虑,所以近几年,我相继提出“二次改革”、“二次转型”、“二次开放”等观点。

澎湃新闻:你说过“二次改革”是以政府转型为重点的改革,你认为目前进展到了什么程度,距离“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还有多少路要走?

迟福林:最近几年,以简政放权为重点的政府确实为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是本届政府的一个突出亮点。由于政府与市场关系尚未完全理顺,经济转型与增长面临着体制成本较高、市场开放不足等突出问题。

去年以来,政府在推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上取得重要进展,在缓解结构性失衡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本质是实现市场自身的供求平衡,主要由行政力量推动存在着持续奏效动力不足的问题。这就需要按照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防止已经化解的过剩产能死灰复燃”要求,尊重市场规律,形成更多运用市场手段、法治手段的改革行动方案,推动企业优胜劣汰、优化重组。

澎湃新闻:在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方面,你有何建议?

迟福林:减少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要有更多实招:一是要全面实施企业自主登记制度。建议借鉴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地的经验,实行自主登记制。

二是要适时取消企业一般投资项目备案制。在政府严格管理城乡规划、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事项的前提下,除涉及国家安全、某些重大国有投资项目之外,建议企业的一般项目一律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不再要求备案。

三是要推广企业法人承诺制。形成以企业信用、企业自律为基础的事后监管。对必须保留审批的事项,向申请企业提供责任承诺书和审批要件清单,企业法人签署对材料真实性负责,审批部门可当场或当天发放批件和许可证。事后,监管部门在规定时间内组织现场核查,如发现企业造假,再对其进行严厉惩处。

澎湃新闻:有些企业呼吁进一步减税降费,你怎么看?目前个税改革也正在提速推进,你还有哪些建议?

迟福林:在发达国家高端制造业回流、与中低收入国家争夺中低端制造业市场的特定背景下,切实减轻实体经济税负,不仅关系企业转型发展前景,而且在相当大程度上决定经济转型的成效。这就需要把税收结构调整与经济转型同步推进。税收结构的重大调整宜早不宜迟,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需要尽快采取改革行动,变被动为主动。

在我看来,改革个人所得税,不能再走传统“提高起征点”的老路,可以考虑确立“宽税基、低税率、减税负”的新思路,把减轻纳税人的税负水平作为基本出发点,尽快实行“以家庭为单位”的税收征缴方式,切实减轻中等收入群体的实际税负。

(沛春)
 
免责声明:官方QQ群:630504965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微信

关注中国养殖致富网官方微信账号:“中国养殖致富网”,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关键词: 农副产品 粮食

  相关评论


按分类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