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鸡爪戚植物栽培
该种在各国早已引种栽培,变种和变型很多,其中有红槭(变型)forma atropurpureum (Van Houtte) Schwerim和羽毛槭(变种)var. dissectum (Thunb.) K. Koch均在我国东南沿海各省庭一园中已经广泛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疏荫的环境,夏日怕日光曝晒,抗寒性强,能忍受较干旱的气候条件。多生于阴坡湿润山谷,耐酸碱,不耐水涝,凡西晒及潮风所到地方,生长不良。要求湿润和富含腐殖质的土壤。
鸡爪戚栽培技术
鸡爪槭(图2)
繁殖方法:用种子繁殖和嫁接繁殖。[2]一般原种用播种法繁殖,而园艺变种常用嫁接法繁殖。
种子繁殖:10月采收种子后即可播种,或用湿砂层积至翌年春播种,播后覆土1-2cm,浇透水,盖稻草,出苗后揭去覆草。[2]条播行距15~20cm,亩播种量4~5kg。幼苗怕晒,需适当遮荫。当年苗高30~50cm。移栽要在落叶休眠期进行,小苗可露根移,但大苗要带土球移。
嫁接繁殖:在砧木生长最旺盛时嫁接。小苗须经过2-3次移植。移植在落叶后至萌动前进行,需带宿土。[2]嫁接可用切接、靠接及芽接等法,砧木一般常用3~4年生之鸡爪槭实生苗。切接在春天3~4月砧木芽膨大时进行,砧木最好在离地面50~80cm处截断进行高接,这样当年能抽梢长达50cm以上。靠接虽较麻烦,但易保证成活。芽接根据南京经验,时间以5、6月间或9月中、下旬为宜。5、6月间正是砧木生长旺盛期,接口易于愈合,春天发的短枝上的芽正适合芽接;而夏季萌发的长枝上的芽正适合在9月中、下旬接于小砧木上。秋季芽接应适当提高嫁接部位,多留茎叶,能提高成活率。鸡爪槭定植后,春夏间宜施2~3次速效肥,夏季保持土壤适当湿润,入秋后土壤以偏干为宜。
化学成分
叶含杜荆素(vitexin),肥皂草甙(sapona-retin),荭草素(orientin),合模荭草素(homoorientin),矢车菊素单糖甙(cyanidin monoglycoside),飞燕草素单糖甙(delphindinmonoglycoside),芍药素单糖甙(peonidin monoglycoside)。[2]
鸡爪戚应用价值药用价值:
【药名】鸡爪槭
【别名】小叶五角鸦枫、阿斗先、柳叶枫。
【药材基源】为槭树科植物鸡爪槭的枝、叶。夏季采收枝叶,晒干,切段。
【性味】辛、微苦,平。
【功效主治】行气止痛;解毒消痈。气滞腹痛;痈肿发背。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外用:适量,煎水洗。
园林用途
鸡爪槭叶形美观,入秋后转为鲜红色,色艳如花,灿烂如霞,为优良的观叶树种。无论栽植何处,无不引人入胜。植于草坪土丘、边、池畔和路隅、墙边、亭廊、山石间点缀,均十分得体,若以常绿树或白粉墙作背景衬托,尤感美丽多姿。制成盆景或盆栽用于室内美化也极雅致。
鸡爪槭产于我国长江流域中下游各省,山东、浙江也有。日本有分布。为园林中常见的观赏树种,山地亦多野生。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不甚耐寒,适生于腐殖质丰富、肥沃湿润的酸性或中性土壤。盆栽要避西晒和阳光直射,夏季高温期要适当庇荫。
取材与培育措施
人工繁殖:一般用播种法繁殖,亦可采用嫁接法。10月翅果成熟后,随采随播,或湿砂积层贮藏,至次年春季再播。条播行距20厘米左右,覆土厚约1厘米,盖以稻草。3月下旬发芽出土,应及时揭草。为防止烈日灼晒,7~8月要搭棚遮荫,浇水防旱,并追施稀薄腐熟的饼肥水,以促进幼苗的生长。当年生苗木可高达30~40厘米,留床一年后再分栽。红枫、羽毛枫等观赏变种,通常采用嫁接繁殖,在春季萌芽前进行,以2~3年生的鸡爪槭实生苗为砧木。切接或腹接,需离地面数厘米处。接活后,生长较缓慢,要加强管理。若在夏季进行单芽腹接,成活率较高,成苗亦较快。鸡爪槭野生者多为乔木状,不宜制作盆景,林下野生树苗,挖回盆栽,可加工造型成为优美的观赏盆景。
整姿技术
加工:鸡爪槭多用攀扎与修剪相结合进行造型。攀扎宜用棕丝,并须及时拆除,否则很易陷丝。若用金属丝攀扎,则更须防止陷丝。攀扎加工宜在梅雨期或落叶后进行。鸡爪槭的大枝可以攀扎,小枝则宜修剪,一般将每一枝条留1~2节,前端剪去,使生出的两根侧枝成丫型,以后再如此依次修剪,最后形成树冠。
树形:鸡爪槭宜制成合栽式或丛林式。孤植可作成斜干式、曲干式等树形。叶形秀丽,红艳多姿,颇为美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