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白鹜鸭早在清朝道光时期就列为贡品,它不仅可作膳用,还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滋阴降火等药用价值,是治疗麻疹、肝炎、痢疾、肺结核等病的单方或优良配方,同时,它又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滋补佳品。
连城白鹜鸭相传它是鹜与鸭杂交,经鸭农不断选育而成。其外貌特征:嘴、蹼均为青绿色,眼睛黑色,全身羽毛洁白,故称白鹜鸭。由于长期的培育选种,遗传因子比较稳定,外形比较一致,身躯狭长结实,前胸浅,腹部略下垂,体形呈楔状,行动轻快。
1999年,连城白鸭被中国家禽业协会认定为“鸭类中的国粹,优秀、稀有的地方种质资源”、“全国惟一药用鸭”;2000年,连城白鸭被列入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2001年,连城获“中国连城白鸭(白鹜鸭)之乡”称号。
连城白鸭放养于山溪河畔,肉质鲜美,不腥不腻,汤味清醇。经厦门大学生物系、福建省农科院中心实验室、福建省分析测定中心测定,连城白鸭富含18种氨基酸和十多种微量元素,谷氨酸每公斤含量高达28.71克,铁、锌含量是普通鸭类的2.5倍,营养价值高,而胆固醇含量极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