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点
属肉用型品种,体型特征可概括为“一楔”、“二细”、三麻身”。
清远麻鸡
清远鸡自然生长,皮爽肉劲,汤汁鲜美,鲜香可口。清远鸡营养丰富,富含硒、维生素E及风味物质肌苷酸等,清远鸡所含的OMEGA-3不饱和脂肪酸和磷脂更高一些,这两种物质可以促进胆固醇的代谢,对保护心脑血管非常有好处。与普通肉鸡相比,清远鸡微量元素硒含量是普通肉鸡的1.8倍以上,OMEGA-3不饱和脂肪酸和磷脂比普通肉鸡含量更高!清远鸡中500天龄的老母鸡钙质多,蛋白质多,脂肪少,其中硒、维生素的含量均占比是普通清远鸡的2倍,用其炖汤,汤汁鲜美,有营养,且肉易吸收,是滋养大补的最美佳肴。6月龄母鸡半净膛为85%,全净膛为75.5%,阉公鸡半净膛为83.7%,全净膛为 76.7%。年产蛋为70~80枚,平均蛋重为46.6克,蛋形指数1.31,壳色浅褐色。

产地
目前清远麻鸡养殖的范围除清远以外,已分布到原产地邻近的花县、四会、佛岗等县及珠江三角洲的部分地区,上海市也曾引种饲养。
品种形成
清远麻鸡
清远市位于广东省中部,南临珠江三角洲,水陆交通方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亚热带气候。土地比较肥沃,经济较富裕,有农、

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自然条件,养殖业发达,素有"三鸟之乡"(三鸟指鸡、鸭、鹅)之称。养禽业占畜牧业总产值的38.4%. 产区农作物以水稻、大麦、小麦、玉米、木薯、甘薯、花生、大豆为主,为养鸡提供了主要饲料来源。县内山岗丘陵甚多;青竹成萌,灌木成林,四季常青,昆虫较多。此外,还有大量河涌、水圳,盛产鱼、虾、螺、蚬之类及其副产品,天然食饵丰富,为养鸡提供了较多的动物性蛋白质饲料。清远麻鸡就是在这样良好的自然条件下,早在宋代便为清远劳动人民所喜爱,并经长期民间饲养选育而成的.指《清远县志》始于宋代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后在民国十年(1921年)再修出版的
《清远县志》第十四卷(实业部分)记称:"鸡,近来交通方便,计小贩收买各乡家禽之鸡远销省垣,每年售价数万元。省垣以清远鸡为美,价比别处约高一成。"由此可见,清远麻鸡的饲养,历史悠久,质量优民早巳畅销于广东省和港澳地区.建国后,清远麻鸡得到进一步发展,大量出口。1973年在香港市场中曾跃居活鸡售价之冠,深受消费者欢迎.

4体型外貌
外貌特征:
清远麻鸡体型特征可概括为"一楔"、"二细"、。三麻身"。"一楔"指母鸡体型象楔形,前扼紧凑,后躯圆大"二细"指头细、脚细;"三麻身"指母鸡背羽面主要有麻黄、麻棕、麻褐三种颜色。公鸡体质结实灵活,结构匀称,属肉用体型。出壳雏鸡背部绒羽为灰棕色,两侧各有一条约4mm宽的白色绒羽带,直至第一次换羽后才消失,这是清远麻鸡雏鸡的独特标志。联系电话:13953470996
麻鸡
公鸡头大小适中。单冠直立,颜色鲜红,冠齿为5--6。肉垂、耳叶鲜红。虹彩橙黄色。喙黄。颈部长短适中,头颈、背部的羽金黄色,胸羽、腹羽、尾羽及主翼羽黑色,肩羽、蓑羽枣红色。脚短而黄。

母鸡头细小。单冠直立,冠中等,冠齿为5--6个,冠、耳叶呈鲜红色。喙黄而短。虹彩程黄色。颈长短适久头部和颈前三分之一的羽毛呈深黄色。背部羽毛分黄、棕、褐三色,有黑色斑点,形成麻黄、麻棕、麻褐三种,据调查统计,麻黄占34.5%,麻棕占43.0%,麻褐占11.2%,余下为其他色,其中以麻黄、麻棕两色居多。主、副冀羽的内侧呈黑色,外侧呈麻斑,由前至后交谈而府点逐渐消失。胫趾短细、呈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