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花鱼,学名鳜鱼,又名桂鱼。在鱼类分类学上属鲈形目。
(一)水霉病
在鳜鱼繁殖过程中,如果受精卵的孵化用水混有污物,会使鱼卵受损,从而感染上水霉菌。感染了霉菌的鱼卵,肉眼观察卵膜外长有毛绒状物,同“家鱼”卵水霉病相似,严重时会造成大批死亡。
在鳜鱼的鱼苗、鱼种和成鱼养殖过程中,因操作、运输不当使鱼体受伤,易发生此病,肉眼观察病鱼体表和擦伤处,有白色絮状物。一旦患有此病,病鱼游动缓慢,食欲减退,最后消瘦而死亡。
防治方法:
(1) 对鳜鱼的孵化用水用60目尼龙纱绢网过滤,以防杂物进入。
(2) 用0.01%孔雀石绿溶液泼洒,停水3~5分钟,每天2~3次;或用2%的食盐水泼洒停水5分钟。
(3) 勿选受伤的鱼作亲鱼。亲鱼下塘前,用1%孔雀石绿软膏或适量的磺胺药物软膏涂抹鱼体。
(4) 在鱼苗、鱼种及成鱼阶段可用3%的食盐水浸洗5~10分钟,或者用1%食盐水加数滴食醋浸洗病鱼5分钟。另外,在捕捞及运输过程中,防止鱼体擦伤。
(二)纤毛虫病
鳜鱼这是鳜鱼夏花培育过程中的主要疾病之一,主要是车轮虫等寄生于鳜鱼体表、鳍部和头部。该病蔓延迅速,寄生数量少时,对鱼体活动影响不大;寄生数量多时,鱼不肯进食。肉眼可见鱼体上有白点状物,口不能合上,游动失去平衡,继而死亡。该病危害性极大。
防治方法:
(1) 对流水池每天用3%食盐水全池泼一次,停水3~5分钟,可起到预防和治疗作用。
(2) 对流水池用1.6×10-6?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全池泼洒,停水3~5分钟,疗效明显;静水池用0.7×10-6?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全池泼洒。
(3) 夏花下塘时用2%食盐水浸洗病鱼2分钟。
(三)锚头鳋和中华鳋病
锚头鳋主要寄生在鳜鱼体表,使鱼体消瘦,失去游泳及捕食能力。中华鳋主要寄生在鳃部,破坏鳃组织,影响呼吸能力。这种鳋类主要是危害鳜鱼种,危害较大,1尾5厘米的幼鱼体上如寄生2个锚头鳋,就可导致幼鱼死亡,因此在养殖中应及早预防。
防治方法:
(1) 放苗种前池塘应用生石灰带水清塘,可杀灭水中的鳋体,并要随时注意水源和饲料的清洁工作,减少传染源。
(2) 鳜鱼的饵料鱼可用15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浸洗2小时,可消灭鱼体上的鳋类。
(3) 对鳜鱼可用5毫克/公斤的晶体敌百虫溶液浸洗5分钟,或全池泼洒?0.5?毫克/公斤晶体敌百虫,均可使鱼体上鳋类脱落。
(四)烂鳃、肠炎病
发病多在高温季节,鳃丝腐烂有白色斑点,
鳜鱼并有污物和粘液附着。烂鳃病可用每升2毫克浓度的硝酸亚汞溶液浸洗10分钟,可逐渐缓解病情。肠炎病的主要症状是直肠至肛门段充血红肿,粪便为淡黄色,严重时整个肠道肿胀,呈紫红色,排泄物为浓液状。病因主要是饵料鱼带菌被鳜鱼吞食所致。因此预防的方法是对饵料鱼消毒,用10%的食盐水浸洗鱼体,并要及时清除病残的饵料鱼,消灭传染源。
(五)鲺病
常有中华鲺寄生在鳜鱼体表、鳍及鳃内,肉眼可见如臭虫大小的虫体,常以其倒刺刺伤所寄生的鱼体,使病鱼产生狂游、不安的症状。
防治方法:同烂鳃病的防治方法,或用晶体敌百虫(90%)进行全池泼洒,使池水浓度达0.3×10-6~0.5×10-6可治愈此病。
在防治鳜鱼病时应注意,鳜鱼对药物非常敏感,特别是敌百虫,所使用的浓度一定要严格控制,浓度太大会造成鱼体死亡。[4]
1、严格清塘消毒 由于池塘主养鳜鱼、桂花鱼,首先是要培育一池家鱼苗作刚放养的鳜鱼种的适口饲料。所以养鳜鱼的清塘消毒实际上是采取鱼苗培育的清塘消毒方法。最好在冬季把池塘排干水,让太阳曝晒池底,并将池底整平。挖去过多淤泥,修好池堤和进、排水口,堵塞漏洞,清除杂物。经曝晒10~15天后,使土壤疏松,即可用药物清塘。清塘药物有生石灰、漂白粉等。单独使用时,每亩池塘1米水深,用生石灰 125~200公斤,或漂白粉13.5公斤。使用生石灰最好是干池清塘,即池中水深6~10厘米时,将生石灰分放入池中小潭中让其吸水溶化,不待冷却即向四周泼洒。用量减半。如果水深超过1米,则按比例增加。特别推荐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混合清塘,平均水探1米时,每亩用量为漂白粉6.5公斤、生石灰80~100公斤。
2、保持水质清新 镢鱼喜欢清新水质,不耐低氧。因此在养殖镢鱼过程中,一定要保持水质清新,使鳜鱼生活于适宜的环境条件中,避免出现缺氧浮头现象。 1、选择条件适宜的池塘,要求养鳜鱼的池塘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良好、溶氧丰富,有一个良好的水体环境让鳜鱼栖息、健康生长。 2、定期施用生石灰调节水质,每月每亩用生石灰10~20公斤,用水化开后全池泼洒,既调节水质,又杀死水中一些致病细菌。当池水透明度小于30厘米,pH值小于6.5时也要全池泼洒一次生石灰。 3、经常往池塘注换新水,在池塘中放养镢鱼种前一定要将原来培育饲料鱼苗的池水排去一半,经换新水后,才放养镢鱼苗。在养殖过程中视水质情况经常注换新水,一般在夏秋季节,鳜鱼摄食较多,每2/3天注换新水一次,冬春季7/10天注换新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0%/20%。 4、配备增氧机。每口鱼塘都要安装增氧机,实行机械增氧,以防注换水不足时发生缺氧。面积5亩以内的池塘安装一台,超过5亩的按每5亩一台增氧机来配备。每天晚早开机增氧6~8小时。在台风前夕或雷雨天气,增氧时间延长到8/12小时。
3、放养健壮鱼种 鳜鱼发病,有时是病原体潜伏于鳜鱼种中,携带病原体的鱼种被输送至各地,成为当是传染源媒介,而被广泛传播。因此,要求放养健壮无病的鳜鱼种。
首先,在没有发生鱼病的地区购买鱼种,而且是信誉高、种质良好的鱼种生产的。
第二,对鱼种严格进行检疫,防止带来的病原体,发现带病的坚决不购进。
第三,检查鱼中是否是体质健壮。一看外形,要求体型较好,体色鲜艳,鳞片、鳍条完整,无损伤,无病状;二看体质,要求背宽腹厚,肌肉丰满有弹性,游动活跃;三看规格,要求同一批鱼种个体整齐,大小均匀,规格一致。 第四,鳜鱼种在放养前要用药物溶液进行鱼体消毒,杀死体表寄生虫等病原体。敌百虫等对鳜鱼敏感的药物,切要慎用。
4、轮换养鳜池塘 由于鳜鱼是经饲料鱼苗为食,排泄的粪便所含的蛋白质和多种营养成分特别高,池底堆积的淤泥逐年增多。这为各种致病细菌、病毒和鱼类寄生虫的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生态条件。淤泥中的营养物质又能促使病菌毒力增强,从而促进对鱼类的侵袭和感染。在夏秋季节高温、缺氧环境条件下,堆积的大量淤泥会不断产生有机酸以及氨、硫化氢等有毒气体,使池水缺氧愈发严重,水体PH值下降。鱼种体质变弱,加剧鳜鱼感染疾病机会。因此,池塘放养鳜鱼2/3年就要轮换,能做到一年轮换一次更好。原养鳜鱼的池塘轮换培育饲料鱼苗,将条件合适的鱼苗培育塘轮换养鳜鱼。同时,对淤泥较多的池塘要清塘挖去更多的淤泥,加宽加固塘基。这样做就能减少鱼病的发生。 5、投喂无病饲料鱼苗 养殖1亩鳜鱼,一般要配套4亩饲料培育池,分级培育饲料鱼苗作为养殖鳜鱼之用。大多数人养鳜鱼的饲料鱼苗都不能自给,需要外购鱼苗培育或直接投喂鳜鱼。这些饲料鱼苗来自四海八方,不仅规格参差不齐,而且可能带来各种病原体,成为鳜鱼发病感染源。因此,到外地购买饲料鱼苗时要严格进行检疫,发现带病要坚决停止购进。自己培育饲料鱼苗,必须合理放养,加强投喂,培育健壮的饲料鱼苗喂鳜鱼避免鳜鱼摄食不健康的饲料鱼苗时容易发生疾病。如发现饲料鱼有病时,坚决停止将其投喂鳜鱼。为慎重起见,所有投喂鳜鱼的饲料鱼苗必须进行鱼体浸浴消毒。鱼体消毒药物有如下几种,1、食盐:浸浴浓度的2%/4%时间5~10分钟。主要杀灭寄生虫在鳃和皮肤上的原生动物和三代虫、指环虫等。 ?2?硫酸铜?浸浴浓度为12.5万倍?时间20分钟。主要防治各种寄生性原生动物。 ?3?漂白粉? 浸浴浓度为5~10万倍?时间10分钟。主要预防鳃和体表细菌性疾病。 ?4?高锰酸钾? 浸浴浓度为0.05%?时间1~2分钟。主要防治细菌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