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貌特征
波尔山羊毛色为白色,头颈为红褐色,并在颈部存有一条红色毛带。波尔山羊耳宽下垂,被毛短而稀 。头部粗壮,眼大、棕色;口颚结构良好;额部突出,曲线与鼻和角的弯曲相应,鼻呈鹰钩状;角坚实,长 度中等,公羊角基粗大,向后、向外弯曲,母羊角细而直立;有鬃;耳长而大,宽阔下垂。
头部:头部粗壮,眼大、棕色;口颚结构良好;额部突出,曲线与鼻和角的弯曲相应,鼻呈鹰钩状;角坚实,长度中等,公羊角基粗大,向后、向外弯曲,母羊角细而直立;有鬃;耳长而大,宽阔下垂。
颈部:颈粗壮,长度适中,且与体长相称;肩宽肉厚,体躯甲相称,甲宽阔不尖突,胸深而宽,颈胸结合良好。
体躯与腹部:前躯发达,肌肉丰满;体躯深而宽阔,呈圆筒形;肋骨开张与腰部相称,背部宽阔而平直;腹部紧凑;尻部宽而长,臀部和腿部肌肉丰满;尾平直,尾根粗、上翘。
四肢:四肢端正,短而粗壮,系部关节坚韧,蹄壳坚实,呈黑色;前肢长度适中、匀称。
皮肤与被毛:全身皮肤松软,颈部和胸部有明显的皱褶,尤以公羊为甚。眼睑和无毛部分有色斑。全身毛细而短,有光泽,有少量绒毛。头颈部和耳为棕红色。头、颈和前躯为棕红色,允许有棕色,额端到唇端有一条白带。体躯、胸部、腹部与前肤为白色,允许有棕红色斑。尾部为棕红色,允许延伸到臀部。
小尾寒羊产于河北南部、河南东部和东北部、山东南部及皖北、苏北一带。小尾寒羊主要分布于山东省的嘉祥、曹县、汶上、梁山等县及苏北、皖北、河南的部分地区。产区属黄淮冲积平原,地势较低,土质肥沃,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为13~15℃,1月份为-14~0℃,7月份为24~29℃,年降水量为500~900毫米,无霜期为160~240天。产区是我国小麦、杂粮和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区之一。农作物可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农副产品丰富,为养羊提供大量的饲草饲料。
品种特征
小尾寒羊体型匀称,体质结实。鼻梁隆起,耳大下垂。公羊头大颈粗,有较大螺旋形角;母羊头小颈长,有小角、姜角或角根。公羊前胸较深,髻甲高,背腰平直,体躯高大,侧视呈方形。四肢粗壮,蹄质结实。脂尾略呈椭圆形,下端有纵沟,尾长不超过飞节。毛白色、异质,有少量干死毛,少数个体头部有色斑,有的羊眼圈周围有黑色刺毛。根据被毛形态可分为裘皮型、细毛型和粗毛型三种,三者比例分别为52.89%、39.58%、和7.53%。裘皮型小尾寒羊数量较多,其体格较大,产羔率高,毛股清晰,花弯多而明显,花穗美观,制裘价值高;细毛型小尾寒羊毛细而密,毛股不清晰,花弯少,体质精致紧凑,体格较小,产肉好。粗毛型小尾寒羊数量较少,毛股花弯大,羊毛粗硬干燥,有较多的干死毛,体格大而骨骼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