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杜仲科杜仲属,本科仅1属1种。我国特有。
【性味】甘微辛,温。
①《本经》:"味辛,平。"
②《别录》:甘,温,无毒。
③《药性论》:"味苦。"
④ 辛,平,无毒,理气补血。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甘,温。归肝、肾经。”
【用法与用量】
① 内服:煎汤,3~5钱;浸酒或入丸、散。
② 6~10g。
【采集】为了保护资源,一般采用局部剥皮法。在清明至夏至间,选取生长15~20年以上的植株,按药材规格大小,剥下树皮,刨去粗皮,晒干。置通风干燥处。

属于杜仲科杜仲属,本科仅1属1种。我国特有。
【性味】甘微辛,温。
①《本经》:"味辛,平。"
②《别录》:甘,温,无毒。
③《药性论》:"味苦。"
④ 辛,平,无毒,理气补血。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甘,温。归肝、肾经。”
【用法与用量】
① 内服:煎汤,3~5钱;浸酒或入丸、散。
② 6~10g。
【采集】为了保护资源,一般采用局部剥皮法。在清明至夏至间,选取生长15~20年以上的植株,按药材规格大小,剥下树皮,刨去粗皮,晒干。置通风干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