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种 名: 青皮竹
学 名: Bambusa textilis McClure
别名:篾竹、山青竹、地青竹(广东)、黄竹、小青竹、广宁竹(南粤民间又称为: 晾衣竹、高竹、搭棚竹、扎蔑竹。)
科: 禾本科竹亚科
属:簕竹属
生物学特性及用途
竿高达9~12m , 径3~5cm。竿直立, 先端稍下垂, 节间长35~ 60cm , 幼时被白粉并密生向上淡色刺毛;节上簇生分枝, 主枝较纤细而长, 其余枝较短, 最长达2m。竹壁薄,3~5mm ,近基部数节无芽;箨环倾斜, 箨鞘厚革质, 坚硬光亮, 先端微凸呈不对称的宽弧形, 背面常无毛或近基部贴生暗棕色易落柔毛;箨耳小, 长椭圆形, 高约2 mm , 近相等, 两面被小刚毛, 边缘具锯齿且有纤毛。箨舌略呈弧形, 中部高约2~ 3mm, 边缘齿裂并被短纤毛;箨叶直立, 长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 基部略作心形收缩, 背面无毛, 腹面粗糙; 出枝较高, 基部附近数节不见出枝, 分枝密集丛生达10~12 枚, 分枝粗细相同;每小枝上具叶片8~12 枚, 叶片披针形, 长9~25cm , 宽1.0~ 2.5 cm;笋期5~9 月, 花期2~9月, 授粉后20d 左右种实成熟, 形似麦粒, 很少开花。
竹竿密集, 枝稠叶茂, 绿荫成趣, 庭院、公园、家前屋后均可成片栽植, 是珠江流域主要的绿化竹种。青皮竹秆通直, 干后不易开裂, 节平而疏, 纤维坚韧, 为优质篾用竹种之一, 宜编织农具, 工艺品和各种竹器等, 整秆可用于建筑搭棚、围篱、支柱、家具或造纸等。青皮竹制成的竹椅、竹席、竹篮、竹沙发和竹茶几, 尤其是玲珑致密的飞碟都是推销国内外市场的热门货。青皮竹食用笋类有鲜笋、笋干和笋罐头等, 滋味鲜美, 肉质脆嫩, 风味独特, 是传统蔬菜之一。
还可利用竹某些成分作治疗疾病的药物, 如天竺黄(竹黄、竹囊) , 竹茹(竹星、竹麻) 和竹沥(竹滴水) 等。此外, 用青皮竹破篾后剩下的竹黄加工的息竹制成的香烛, 燃完后其灰色白, 也是我国出口产品之一。
假小穗单生或数枚乃至多枚簇生于花枝各节,鲜时暗紫色,干时古铜色,稍弯,线状披针形,长3-4.5厘米,宽5-8毫米;先出叶宽卵形,长3毫米,具2脊,脊上无毛;具芽苞片2或3片,宽卵形,长3-4.5毫米,无毛,先端急尖具短尖头;小穗含小花5-8朵,顶生小花不孕;小穗轴节间为半圆柱形或扁形,长约4毫米,顶端膨大;颖仅1片,宽卵形,长6毫米,无毛,具21脉,先端急尖具短尖头;外稃椭圆形,长11-14毫米,无毛,具25脉,先端亦急尖具细尖头;内稃披针形,长12-14毫米,常稍长于外稃,具2脊,背上无毛,脊间10脉,脊外每边各4脉;鳞被不相等,边缘被长纤毛,前方2片近匙形,长3毫米,后方1片倒卵状椭圆形,长2毫米;花丝细长,花药黄色,长5毫米;子房宽卵球形,直径2毫米,顶端增粗而被短硬毛,基部具子房柄,花柱长0.7毫米,被短硬毛,柱头3,长6-7毫米,羽毛状。成熟颖果未见。
变种
青皮竹有8个变种一个变型分别为:
紫线青皮竹
(B.tex tilescv. Maculata) 竹秆和笋箨基部具有紫色条纹, 观赏价值比青皮竹为高。
崖州竹
(B.tex tilesvar. gracilis) 秆较细小, 叶片也较小, 更具婀娜多姿, 适宜于较小空间的庭院配置。
紫竿竹
(B.tex tilescv. pu rpu rascen s)秆的节间具有宽窄不等的紫红色条纹。
紫斑竹
(B.tex tilesvar.m acu la ta) 秆基部数节间和箨鞘均具紫红色条状斑纹。
光竿青皮竹
(B.tex tilesvar.g labra) 秆节间幼时无全毛, 箨鞘背面亦无全毛, 其箨片长度约为其箨鞘长的一半或稍过其一半, 且其基部略作圆形收窄, 箨舌高1~1.5mm。
褐毛青皮竹
(B.runneo2acicu lia)在海南甚少见, 仅于乐东县尖峰岭中海拔密林中有少量天然分布。本种亲缘近似青皮竹(B.tex tiles) , 其主要区别在于第四节间秆材厚7~9mm , 秆基部数节的节内和节下环生一圈灰白色绢毛, 节间中央不具粉质, 主枝粗而长。
藤枝竹
(B.tex tilesvar.f usca) 主要栽培在南安,安溪和永泰等县市。
花青皮竹
(B.tex tiles f.v irid i—st riata Yi) 是青皮竹的变型。秆黄色, 具绿色纵条纹, 箨鞘在新鲜时为绿色而具黄色纵条纹。由于青皮竹生长快、适应性强、繁殖容易、纤维独特等特点, 近年来对其研究日益增多,竹子加工也从粗到细, 向多样化, 多层次方向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