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养殖行业 我科学家发现感染貉、蓝狐的阿留申病病毒新种

我科学家发现感染貉、蓝狐的阿留申病病毒新种

  来源:中国特种养殖网   作者:特种养殖编辑部 有937人浏览 日期:2015-05-04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本报讯近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获悉,该所杨福合研究员率领的科研团队邵西群博士课题组经过3年努力在水貂阿留申病毒检测中发现了自然感染貉和蓝狐的阿留申病病毒新种(rfav),并首次成功分离了一株非水貂源rfav,进而证明rfav极可能是感染貉的类似水貂阿留申病症的新病原。rfav的发现推进了当前对阿留申病毒属的认识,分离毒株为深入阿留申病毒种属特征和免疫比较研究提供了珍贵材料,该研究也为新病毒感染提供了检测方法。

阿留申病会导致水貂出现消瘦、流产、死胎等情况,是珍贵毛皮动物水貂养殖业中危害严重的首要疾病,但作为病原的水貂阿留申病病毒的免疫预防自1970年发现以来尚未攻克。而且,阿留申病病毒难以在体外培养分离,人们对阿留申病毒对鼬科以外动物的感染、致病知之甚少。

据介绍,阿留申病较先是从毛色突变的阿留申色(蓝宝石色)水貂发现的。该色型水貂极易患该病且病症明显、病死率高,因此该病被命名为水貂阿留申病,随命名其病原细小病毒科病毒为阿留申病病毒,病毒所在属为阿留申病病毒属。

科研人员通过对貉、狐养殖场rfav感染进行广泛调查,并对貉狐病样的rfav病毒检测测序。序列分析显示rfav不同于同属水貂源病毒amdv和灰狐源病毒gfadv,属于阿留申病毒属的一个新毒种。研究进一步证实,貉、蓝狐自然易感rfav,而且rfav极可能是这些病貉的病原。下一步,科研团队将围绕rfav与毛皮动物感染开展深入研究。(黄明明陈曦)

 
免责声明:官方QQ群:630504965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微信

关注中国养殖致富网官方微信账号:“中国养殖致富网”,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相关评论


按分类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