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企业新闻 端午:绵延的记忆 永恒的家国

端午:绵延的记忆 永恒的家国

  来源:中国养殖致富网   作者:企业新闻采编部 有920人浏览 日期:2025-07-03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新华社记者 王曙晖、许雪毅

  端午,绕不开粽子、龙舟和屈原。

  当个人记忆融于家国情怀,当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上升为国家工程,端午等传统文化正在更多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加大了走出国门的步伐。

  缅怀与激昂:个人记忆与家国情怀水乳交融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呷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在汨罗江畔的一座乡村小院里,83岁的李娭毑将新鲜粽叶卷好握在手心,舀一勺伴着红的糯米填进去,再用天然草叶将粽子裹紧,一个红枣粽做好了。

  “从祖母到我女儿,现在一起包粽子的是整整四代人。”李娭毑的孙媳妇吴秋容说,代代相传的手艺给端午节平添了温暖团圆的意味。

  端午文化里,个人记忆与家国情怀水乳交融。福建泉州学研究所文化学者林少川说,奶奶没读过书,但他清晰地记得7岁那年的端午节,奶奶一边在闽南古大厝八仙桌上包粽子,一边为他启蒙:“古时候有位好人,他叫屈原,很爱国……”

  这种文化印记把各地中国人联系在一起。前几天,林少川在台湾出差,听到台北高楼里飘出邓丽君的闽南语歌曲《烧粽》,看到年轻人聚集地西门町摆放着传统粽子,他倍感亲切。

  “两岸本是一家人,端午习俗差不多。”福州台商李儒钦在微信朋友圈“应景”转发端午信息。他说,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赛龙舟,还包括点雄黄酒、立鸡蛋、用艾叶泡澡等,对屈原的缅怀和景仰总能引起共鸣。

  求吉、纳祥、辟邪,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普遍主题。端午节的出发点是仲夏入暑时节祛病强身,后来加入祭祀屈原的传说,注入爱国主义精神,成为凝聚中华民族“根”与“魂”的独特节日。

  这个节日既有厚重的缅怀,也有激昂的力量。屈原研究专家、湖南省汨罗市文联原主席甘征文说,“牛歇谷雨人歇端阳”,赛龙舟、做香囊、游端午,是屈原浪漫主义精神的延续。“宁荒十年田,不输一年船”,端午赛龙舟活动,人人参与,是齐心合力、拼搏向前的象征。

  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认为,和端午节一样,中国很多节日既有遵从自然律令、趋吉避害的生活智慧,也蕴含中华民族正直磊落、忧国恤民、浪漫诗意等人文理念,通过包粽子、吃月饼、赛龙舟等参与性很强的活动,潜移默化给予大家力量。“这些文化基因,大家不一定意识到,却融化在血液里,成为我们最朴素的道德认知与精神追求。”

责任编辑:朱瑞
 
免责声明:官方QQ群:630504965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微信

关注中国养殖致富网官方微信账号:“中国养殖致富网”,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相关评论


按分类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