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7月是棉花、玉米等农作物病虫害的频发重发阶段,为深入贯彻新《农药管理条例》,助推绿色植保科技为农业提质增效,7月6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在第七师召开了贯彻落实《农药管理条例》暨绿色植保新技术现场培训会。
当日,在培训会上提出,要以绿色发展为引领,深入推进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
“绿色植保是新疆长期进行的工作,在新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推出后,推进绿色植保新技术将为兵团农业生产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兵团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林说。
记者了解到,新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已于6月1日正式实施,实施后引起了众多农业经营管理者及农民的关注。
第七师玉米种植户张芸说:“现在我们使用农药都有了科学化的管理,这让我们在种植过程中非常放心,我相信年底我的玉米会有好收成。”
“今年十四连的棉花长势喜人,这主要得益于绿色植保技术的提高,病虫害得到了有效控制,今年棉花丰收在望。”看着植保无人机在第七师一二五团十四连13800亩的棉田上空忙碌作业,十四连党支部书记王世杰信心满满地对记者说。
事实上,相比农药使用的事后监管,新疆目前更迫切需要的是前期防治的科学化和精准化,其重中之重是市场化的农业生产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和农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兵团各级农业部门正以新《条例》为指导,在规范农药管理和生产经营行为的同时,还非常注重农业科技的推广,仅2017年上半年,兵团各级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力度不断加大,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及灯诱、性诱、食诱等理化诱控技术得到普及和应用。
就喷洒农药效果来讲,植保无人机技术喷洒雾化程度高,药利用率提高40%以上,逐渐成为了兵团投放生物防治技术的载体。
第七师植保站站长王忠华说:“使用植保无人机可重在实现农药的减量增效,全面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水平,更加环保。今后,我们将继续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提高绿色防控技术水平,在农民中推广更多植保新技术。”
据悉,2016年,兵团棉花病虫害绿色防控面积达640万亩。2017年兵团将在11个建成师15个融合示范区,示范区涉及作物包括棉花、小麦、红枣、葡萄等,融合示范面积8.41万亩、辐射带动面积229.15万亩。
更多农药资讯,请关注中国养殖致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