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县念好“控、替、精、统 ”四字诀抓好农药减量控害工作,全面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确保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安全。
一是“控”。 对农作物病虫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将危害控制在小范围、低密度和初发状态。 综合运用农业、物理及生物防治等方法进行生态调控,大力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通过推广抗性品种和赤·吲乙·芸苔、氨基寡糖素、几丁聚糖、S-诱抗素等植物免疫诱抗剂,提高农作物抗病虫能力。
二是“替”。推广应用灯诱、性诱、色诱、食诱等技术和产品,用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加大对禁限用高毒农药违法销售的打击力度,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实现对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有效替代;运用无人机等现代植保机械替代低效手动喷雾器械,全面提高农药利用率。
三是“精”。加强病虫监测预警,及时准确发布病虫情报,确保防治区域和防治时间精准;大力开展新农药、新技术、新产品试验示范,科学制定病虫防治方案,确保药剂配方对路;灵活选择无人机喷洒、静电喷雾、机动弥雾、药剂点心、药液注干和芽前封闭等高效施药方式,实现精准施药。
四是“统”。扶持农机农艺、植保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36个,大力推广“承包防治、单程防治、代购代治、打亩收费”等菜单式服务,用专业化队伍替代农民单家独户防治,实现整片、整村、整乡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全县共建立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4个、16万亩,推动全县绿色防控面积达到45.3万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28.7%;建立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区8.7万亩,带动全县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达到36.7万亩,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38.3%;将农作物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内,2017年上半年全县农药使用量185.26吨,比上年同期减少 5.7%。
更多农药资讯,请关注中国养殖致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