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养殖行业 设施农业效益好 每亩大棚纯收入可达5万至6万元

设施农业效益好 每亩大棚纯收入可达5万至6万元

  来源:中国养殖致富网   作者:特种养殖采集 有946人浏览 日期:2017-07-3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原标题:设施农业效益好“抢”种大棚兴致高

 

本报记者简承渊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大庙镇是一个以农为主、林牧为辅的半山半川农业区。近年来,大庙镇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大力建设万亩设施农业园区。截至目前,全镇共投入使用设施蔬菜大棚2600余栋,参与成员3900多人,带动农户1000余户。万亩设施农业园区带来的不仅仅是农民愈来愈鼓的腰包,还使他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6年,该镇设施农业园区总面积达到1.5万亩,经过多年摸索,形成了“秋冬茬西红柿+春茬架豆角”的茬口模式,一个生产周期下来,每亩大棚纯收入可达5万至6万元。良好的经济效益使得“要群众种棚”变成“群众要种棚”,新规划建设的3000亩温室大棚被群众一“抢”而空。翁景山是大庙镇公主陵万亩设施农业园区的种棚户,这两年两个1亩3分地的暖棚收入都十分可观。翁景山的暖棚西红柿能挣8万元钱,豆角能挣7万元钱,一年刨去开支纯挣12万元。

园区具备一定规模的同时,大庙镇又采取了统一品种、统一茬口、统一管理的“三统一”模式,为农民发展设施农业提供保障。他们引进了适合本地种植的新品种,通过测产和综合评估,筛选出抗病性强、产量高、耐储运的优良品种“汉姆1号”和“欧盾”,每亩亩产能达到两万斤左右,平均每市斤按两元计算,亩收入就是4万元;架豆角品种主要是“中芸一号”,每亩亩产接近万斤,平均每市斤按4元计算,亩收入3.2万至4万元。一个周期下来,每亩大棚纯收入至少能有5万至6万元,比种植传统作物增收几十倍,农户脱贫致富信心满满。

为了加快设施农业发展步伐,几年来大庙镇连续出台了一系列发展设施农业的优惠政策和补助机制,同时建立健全完备的水电等配套设施。松山区区长姜丛说,大庙镇组建了园区管委会,专门负责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及棚户的生产技术指导、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为棚户增收提供了保障。大庙镇党委、政府以年薪4万元聘请农民技术员1名,常年入住棚区,进行技术指导,增强村民致富本领。

大庙镇只是内蒙古自治区设施农业的一个缩影,自2010年农业部在全国启动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先后有扎赉特旗、西乌珠穆沁旗、鄂温克族自治旗、开鲁县、松山区、临河区、阿荣旗、达拉特旗、九原区、土默特左旗10个旗县被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免责声明:官方QQ群:630504965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微信

关注中国养殖致富网官方微信账号:“中国养殖致富网”,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相关评论


按分类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