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农业医疗 第3个啶氧菌酯原药将在我国获批登记

第3个啶氧菌酯原药将在我国获批登记

  来源:中国养殖致富网   作者:农业医疗信息部 有925人浏览 日期:2025-07-06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9月29日,农业部药检所公示了2017年第10批拟批准登记农药产品名单,其中,江苏优士化学有限公司的97%啶氧菌酯原药将获得正式登记,这也是在我国取得正式登记的第3个啶氧菌酯原药。

  2012年6月,美国杜邦公司曾取得97%啶氧菌酯原药的临时登记(LS20120229),11月,该产品转为正式登记(PD20121671)。2017年5月,河北三农农用化工有限公司取得了97%啶氧菌酯原药的正式登记(PD20170792)。

  

  啶氧菌酯,英文通用名picoxystrobin,开发代号:ZA1963(Zeneca);DPX-YT669(杜邦),CAS登录号117428-22-5,化学名称(E)-3-甲氧基-2-[2-(6-三氟甲基-2-吡啶基氧甲基)苯基]丙烯酸甲酯,是先正达公司开发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2006年先正达将其全球权利卖给了杜邦公司。

  啶氧菌酯为醌外抑制剂,通过阻止细胞色素bc1 Qo位点的电子传递来抑制线粒体的呼吸作用。该产品为预防和治疗性杀菌剂,具有独特的分配特性如:内吸(向顶)、叶面吸收,还可以在叶部腊质层扩散以及在空气中进行分子再分布等。

  啶氧菌酯为广谱杀菌剂,可有效防治小麦上由壳针孢菌引起的叶枯病、颖枯病、褐锈病、黄斑病和白粉病,大麦上的网斑病、云纹病、褐锈病和白粉病,燕麦上的冠锈病和叶斑病,以及黑麦上的褐锈病和云纹病等。与现有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相比,啶氧菌酯对小麦叶枯病、网斑病和云斑病有更强的治疗效果。

  全球而言,啶氧菌酯的主要应用作物包括:大豆、谷物、玉米油菜等。国内,目前登记的啶氧菌酯单剂主要应用范围是番茄黄瓜、辣椒、葡萄、西瓜、香蕉、枣树以及和丙环唑复配应用于花生和小麦。

  啶氧菌酯是内吸性最强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而且,相较于同类别的嘧菌酯、吡唑醚菌酯,啶氧菌酯还具有熏蒸活性,熏蒸活性对于某些病害如白粉病具有重要意义,特别在温室等设施栽培的小气候条件下,有利于具有熏蒸作用的发挥,正是由于啶氧菌酯具有的内吸作用和熏蒸活性,使得施药后有效成分能有效再分配及充分传递,因此,啶氧菌酯的药效更好。

  2001年,啶氧菌酯上市。2006年,先正达将啶氧菌酯的全球权利卖给了杜邦公司。杜邦接手啶氧菌酯后,其市场潜能得到更好的发挥。杜邦通过新增登记以及开发复配产品等来提升啶氧菌酯的销售业绩。目前啶氧菌酯已在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爱尔兰、奥地利、法国、肯尼亚、巴西等国家和地区取得登记。复配产品主要有嘧菌环胺、百菌清、硅氟唑、己唑醇、丁苯吗啉、丙环唑、丙环唑+苯锈啶、环丙唑醇、苯并烯氟菌唑、吡噻菌胺等。啶氧菌酯现已成为杜邦仅次于氯虫苯甲酰胺之后的第二大产品。

  近年来,啶氧菌酯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中增长较快的,其2014年的全球销售额为3.50亿美元;2015年,由于北欧凉爽干燥的夏天,北美不利的天气条件以及较低的农产品价格等共同影响了该年杀菌剂的市场业绩,致使2015年啶氧菌酯的全球销售额也随之下降,为3.30亿美元;2016年的全球销售为3.20亿美元,但其2010?201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9.6%。在2015年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中排名第4,在2015年全球销售额前15位杀菌剂中排名第12。

  啶氧菌酯的欧洲专利(EP 0278595)和美国专利(US 5021581)已于2008年到期,然而,由于啶氧菌酯单剂、啶氧菌酯+嘧菌环胺及啶氧菌酯+百菌清3个英国补充保护证书(SPCs)的存在,将啶氧菌酯的专利保护延长至2013年1月13日。

  更多农药资讯,请关注中国养殖致富网

 
免责声明:官方QQ群:630504965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微信

关注中国养殖致富网官方微信账号:“中国养殖致富网”,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相关评论


按分类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