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每年由于干旱导致损失的农作物超过一半,而全球变暖正在是干旱的情况加剧。人们都考浇水来帮助作物度过旱季,不仅费力,而且效果不是非常理想。
中国科学家率先找到一种农药一样的化学药剂,它可以模仿植物体内的激素,显著提高农作物的抗旱能力。当把它喷洒在新培育的农作物品种上时,强强联手,更加抗旱。
10月30日,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朱健康研究员领衔的研究团队在国际品牌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论文,报告了利用化学与遗传学手段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作物抗旱能力的研究成果。他们发现的这种“农药”是AMF,一种脱落酸类似物。
我国科学家综合使用化学与遗传学手段提高作物的抗旱性。脱落酸是一种植物激素。喷洒脱落酸,能帮助农作物抵御干旱环境。但它在自然光下极易分解,且其合成和纯化都比较困难,商业化应用进展缓慢。2013年,朱健康带领的研究团队首次发现脱落酸功能类似物AM1,其活性接近天然脱落酸,可部分增强植物的抗旱性。研究人员随后进一步优化了AM1。 在较新发表的论文中,朱健康带领的研究团队报告了新的脱落酸类似物AMF。该化合物与受体的亲和性,甚至比天然脱落酸更高,高出了一个数量级。利用拟南芥和大豆进行的实验证明,喷洒AMF的植物,比喷洒脱落酸的植物,表现出更强的抗旱性。
不仅如此,当把AMF喷洒在经过特定遗传改良的作物品种上时,植物的抗旱能力更佳。研究人员认为,AMF这样的脱落酸功能类似物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和市场价值。
当AMF喷洒在作物上,植物的抗寒能力会得到提高,如果把它喷洒在新培育的农作物品种上时,强强联手,更加抗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