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养殖行业 新土改要来了,农村土地未来将成为稀缺品,明白人要早点准备!

新土改要来了,农村土地未来将成为稀缺品,明白人要早点准备!

  来源:中国养殖致富网   作者:特种养殖采集 有917人浏览 日期:2025-07-07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今年,土地管理法、土地承包法都迎来了大修,一系列与农地相关的改革都陆续开展,可以说,2017年是新土改的开创之年。纵观历史,农村土地制度的每一次变革,对于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且看改革开放之初,农村土地制度从集体产权转为了个人产权,即从“集体生产、挣取工分”转到“家庭联产、包产到户”,这一转变,让过去几十年、甚至几千年都未能完全解决的温饱问题,只花了不到几年时间,就基本上解决了。

80年代的土改为接下来改革开放的经济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也看到了中国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从一个农业大国,变成了一个GDP排名全球第二的强国。

如今,新时期来了,有人说当年的土改并没有彻底完成,现在还要再进一步土改。因为土地作为农业生产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土地市场化进程却发展十分缓慢,进而使土地这种生产要素价格被严重扭曲,其根本原因是农地价格没有市场化。

价格市场化,关键是土地流转交易的频繁发生,让其在频繁交易的市场中形成自身的价格体系,但目前在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地区,农地是最不稀缺的生产要素,不仅价格低廉,甚至在农村劳动力全员奔赴城里的过程中,土地实际的价值为零,甚至为负值,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农地价格不能反映其稀缺性,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尽管在承包期延长30年,三权分置,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政策下,农地经营权的市场化流转有了政策支持和市场保障,现在不少地区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但总体水平上来看,市场流转的高潮并没有来临,流转发生率偏低。

为此,地合网、土地资源网等互联网平台进入农村土地交易市场,利用互联网工具以及自身的土地整合连片等专业服务能力,建立了一套网上的农地交易市场平台以及标准化的价格体系,助推农村土地市场化。

我们都知道,我国土地分包过程中,不少地方实行水旱、肥瘦、远近搭配,导致承包土地细碎化,全国户均耕地7.5亩、5.7块,如此分散的土地拿到市场上去,流转很难,毕竟在农地上经营需要大面积的连片土地,因此,土地整合就应运而生。

譬如地合网的土地整合工作,通过三区分置的模式,即将整村的农地分为流转区、自耕区、机动区,把全村细碎化的土地整合连片,流转区进入土地交易市场;自耕区给村民自己耕种;机动区划给那些在外打工还想回来耕作的村民,满足了不同村民的需求,也开拓了农村土地交易的市场。

目前,全国2.3亿农户中流转土地的超过了7000万户,比例近30%。这个数据不多不少,但随着新土改的来临,整合连片的农村土地日益增多,可以预见,流转土地的农户比例会进一步提高,较大规模且标准化的土地交易市场将在最近五年形成。


 
免责声明:官方QQ群:630504965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微信

关注中国养殖致富网官方微信账号:“中国养殖致富网”,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关键词: 包产到户 土改 土地管理法 土地经营权 承包土地,致富网

>> 同类资讯

  相关评论

0条 [查看全部]

按分类浏览

排行榜

热点聚焦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