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养殖行业 文昌市冯家湾种苗孵化基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文昌市冯家湾种苗孵化基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来源:中国养殖致富网   作者:特种养殖采集 有924人浏览 日期:2025-07-03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海南文昌市冯家湾海洋水产种苗孵化基地建设指挥部,主要工作是推动冯家湾地区海水养殖业转型升级,解决养殖废水排放问题,开展生态修复,发展休闲旅游业,将冯家湾打造成我国最大的热带海洋水产苗种产业中心和红树林休闲渔业度假旅游胜地,集热带水产苗种、滨海旅游、水产配套设备、海洋文化和海洋渔业技术研发为一体,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近日,笔者随同冯家湾海洋水产种苗孵化基地建设指挥部同志深入冯家湾采访,在上国村大堡礁附近,修复后的沙滩引起了笔者的注意。

“这是银色沙滩修复内容之一,主要是集中收集养殖废水,集中处理后再排入大海。”指挥部欧阳吉隆指着污水集中处理池介绍。指挥部积极协调市城投公司推进沙滩修复工作,到目前已完成了上国村大堡礁排水管道的重新排管深埋,结束了排水杂乱破坏沙滩问题,修复了沙滩景观。

“推动海水养殖产业转型升级,修复冯家湾地区生态环境,着力打造热带水产苗种基地和休闲渔业度假旅游胜地。这是文昌市委、市政府给予指挥部的重担,我们要以责任和担当,完成这项工作。”指挥长林明恺告诉笔者。

会文镇是文昌市渔业重镇,海水种苗孵化、海水养殖产业自上世纪90年代起步至今已有30多年历史,在海南乃至全国都有较高的知名度。会文地区生产的南美白对虾种苗占全省的70%、全国的49%,石斑鱼、东风螺等种苗也远销全省甚至全国各地。会文镇海水种苗孵化基地主要分布在沿冯家湾地区和边海村委会两大区域,孵化品种主要有对虾、石斑鱼和东风螺等。海水养殖基地主要分布在烟堆、阳光、边海、沙港、朝奎、冠南6个村委会,总面积14000亩,养殖品种主要有对虾、石斑鱼和东风螺等。

林明恺介绍,指挥部的具体工作包括海水养殖业转型升级以及生态修复两方面。海水养殖业转型升级包括大力扶持水产苗种产业、加快推进养殖池塘园区化改造升级、完善产业配套功能等。生态修复包括养殖废水治理、红树林生态修复、实施“银色海滩”修复工程和建设美丽渔村等。

统一海水供水系统建设难度高。目前,大规模的统一海水供水系统工程在国内还没有先例,涉及海洋工程技术、系统稳定运行和定价管理等诸多难题。另外,海水养殖废水治理难度大。由于冯家湾地区养殖场密集,土地稀缺,养殖废水处理空间稀少、技术不足和资金缺乏等诸多困难,导致普通养殖户实施难度大。

虽然困难重重,但指挥部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取得了一定成效。推进落实“双规划”。经过与市海洋与渔业局积极协调,已完成了《文昌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初步成果,在会文镇养殖现状基础上初步划定了养殖区、限养区和禁养区,为工作开展提供了积极的规划参考;积极协调市城投公司推进沙滩修复建设,修复银色沙滩;到目前已完成了上国村大堡礁排水口管道重新排管深埋,结束了排水杂乱破坏沙滩问题,修复了沙滩景观;建立了冯家湾沙滩保洁制度,清理和掩埋抽水管道,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清洁和维护冯家湾的环境卫生,已完成冯家湾沙滩区域的垃圾清理工作;开展沙港崀地区土地承包情况的摸底排查,开展了测绘工作,进行了招商引资工作;配合市环保局在烟墩村委会开展了1个海水养殖废水排放处理试点项目;建设福园村美丽渔业乡村;建设海洋牧场项目;引导成立文昌东风螺等海产品合作社,通过品牌效应水产品销售,自合作社成立以来,养殖户每池东风螺至少多获利3000元。

林明恺表示,下一步团队将以银色沙滩修复、海水养殖网格化管理、红树林生态修复、海洋牧场、养殖废水治理和建设福园村美丽渔村等12大项目为抓手,紧抓时间节点,倒排工期,全力推动冯家湾海洋水产种苗孵化基地整体建设进度。张琪皎

 
免责声明:官方QQ群:630504965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微信

关注中国养殖致富网官方微信账号:“中国养殖致富网”,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相关评论


按分类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