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村里闲逛的时候,听到了农民们聊到了宅基地换房的事情,很多农民也表达出了浓厚的兴趣,好几个老乡围着老徐询问是否确实存在用农村宅基地换城里房子的事情,其实这件事确实是存在的!想必农民对农村城市化这个概念并不陌生了,而宅基地换房就是促进农村城市化的一个重要方法。
那农村宅基地换房到底是如何操作的呢?其实也很简单,只要是农民家里在推行这个政策的地区,并且拥有合法的宅基地,就可以向村里提出申请,然后按照当地的置换规定和置换标准,把农民家里的宅基地及其附属的房屋折合成一定的当地城镇的房屋面积,农民如果觉得不够住的,可以按照房屋的售价补钱换大户型的房子。这个政策过去都是在一些地区试行,而今年开始,已经有更多的省份开始推出这些置换政策了。
那农民用宅基地换房之后,到底是赚了还是赔了呢?这个问题就有点开放性了,每个农民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但总体上来说农民间有两点最具代表性的观点:
1、不同意置换,换了之后只赔不赚
有农民表示再穷也要守住家里的地,而且农村土地确权也是个信号,起码说明土地比之前值钱了。虽然农村的发展,过程有点缓慢,但是这些年国家建设农村的成效还是喜人的。都熬到这个节骨眼了,再把家里的宅基地交出去实在是划不来。也有农民说住惯了大院子,突然间搬到小房子根本住不惯,而且全家的生活成本也不得不考虑。
更让农民气愤的是,担心即便是换了之后,还是被当做农村人对待,不能享受应有的医疗、养老、孩子去附近的学校就读还是要交高昂的借读费,这让很多农民也望而却步,即便是有换的心,也担心将来的生活问题。所以这部分农民大都不同意置换,觉得换了之后是只赔不赚。
2、同意置换,换了之后就赚了
不同于上边说的认为置换后吃亏的农民,还有些农民是巴不得这个政策能早点普及到自己所在的地方。他们普遍认为农村的宅基地就算是再升值还能升的过城里的房子?用农村的一套房换城里的一套房兼职就是赚大发了,升值暂且不说,以后孩子成长的氛围,生活的享受度等和住农村都不是一个档次的。如果房子小不够住,那住几年等房子升职了再卖掉换房子也未尝不可,所以这些农民认为换了就是赚大发了。
其实参与置换到底划不划算,老徐觉得还是要结合农民家里的情况确定的,不过对于家里有多余宅基地,同时又来源合法的农民来说,参加置换还是很合适的,进可以去城市生活,退可以在农村养老,算是很不错的选择了。如果你们那也开始置换了,农民朋友,你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