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特产 千坊磨界首茶干 袁氏茶干豆腐干 30克金牌香鲜干

产品价格:
1.30元/
所属行业:
高邮鸭(又称台鸭、绵鸭)
关 键 词:
豆腐干 高邮 界首 特产
浏览次数:
694
最后更新:
2017-06-16 15:58
  • 公司名称:
  • 联 系 人:(女士)
  • 公司网址:
负责声明:所展示的信息由供货商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友情提醒:为了您的交易安全,请尽量使用货到付款方式!如需要投诉,可进入“消费者防骗指南”了解投诉及处理流程,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产品详细说明

  • 起订:5
  • 供货总量:10000
  • 发货期限: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天内发货
  • 所在地: 江苏 扬州市
  • 有效期至: 长期有效
品牌/型号:千坊磨原料与配料:水、优质大豆、开洋、糖、食盐、植物香料生产日期:近期净重(规格):30(g)储藏方法:避光是否进口:否包装规格:1*40g原产地:江苏商品条形码:6940525100066特产:是生产许可证编号QS:321025010144产品标准号:Q/321084XGB01生产厂家:高邮市袁氏食品有限公司品牌:千坊磨保质期:180(天)售卖方式:包装 

 

魅力农产品之江苏篇:界首茶干
   在高邮,有一样特产就是界首镇的茶干,就是一种豆腐干,据说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鼎盛时期,界首的茶干作坊大大小小多达几十家。当年还被定为贡品,每年像皇宫进攻一万多块。茶干的制作程序极为繁复。
    在高邮,茶干不仅是一种小吃,更是可以登堂入室的佳品。不管多大的宴席,就算山珍横陈,海味罗列,茶干的地位也是不可动摇的。凉拌马兰头,拌荠菜,炒蒌蒿,炒香椿头,可以说锅勺一响,满屋飘香。目前界首茶干在市场上的价格合每公斤80元左右,已经成为了旅游者必买的特产礼品,为制作者和经营者都带来了很好的效益。
   界首茶干由于沿袭传统,故产量有限,出了高邮城便难觅踪影。
CCTV7相关视频:《魅力农产品之江苏篇:界首茶干》
http://space.tv.cctv.com/act/video.jsp?videoId=VIDE12271912075152

30克小包装

 

 

 

魅力农产品之江苏篇:有历史的界首茶干
食品商务网    2008-12-01 16:20:00
 
 
 

 

 

 

 


它有着200百年以上的历史,一直沿用着古老的制作工艺;
它散发着神秘的香味,曾被皇帝钦点为贡品。
它就是界首茶干。
记者孙志鹏:据说当年乾隆皇帝沿着京杭大运河南寻的时候,途经江苏界首,突然被一阵异香所吸引,于是决定弃舟登岸,没准就是在这里下的船,您说这到底是什么香味能把皇帝也吸引下船呢?
界首镇位于扬州市北部,因为地处三个县的交界处,所以被称为界首。在过去,界首镇是京杭大运河畔一个重要的邮政驿站,交通便利,经济繁荣,各种物产极为丰富。而发出异香吸引乾隆皇帝的就是界首镇的一样名小吃,叫界首茶干。据记载,当年鼎盛时期,镇上制作茶干的作坊多达十几家。只要在镇上随意走过,就会有香喷喷的茶干香气扑面而来。    

 

             
消费者:老人早上起来,把干丝撕下来吃,吃着就像鸡肉一样。慢慢品尝,越吃越好吃。
消费者:回去当零食吃,这个有嚼劲,越嚼越有味。
消费者:比方我们上网的时候,搁在旁边,喝喝茶,或者喝酒也可以。
既适合喝茶,又适合下酒,而且还有鸡肉味,这茶干到底是用什么做 的呢?光从外表还真看不出来。    其实呀,这界首茶干是一种用特殊工艺制成的豆腐干。因为过去经常被用作喝茶时的茶点,所以又被称为茶干。

 


孙志鹏:您看这个茶干,它是形如钱币,距今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当然我说的不是这块,要不然不就成了臭豆腐了吗,您看这个颜色,它是乌黑发亮,挺漂亮,而且这上面还有非常奇特的花纹。这不管是香气还是味道,都和我以前吃过的豆腐干不太一样。但具体哪里不一样,我还真说不上来。
看来这界首茶干的确是有特点,据说当年乾隆皇帝也是一口气就吃了好几块,觉得味道异常鲜美,当即降旨界首镇的官吏,要他们每年进贡一万块。从此界首茶干开始远近闻名。         
消费者:作为一种特色产品送人非常好。
经营户:一块一块包装的是八角钱一袋,有三种。主要是批发比较多,每天销量大概有三四千元。

 


和其它豆制品一样,要制作界首茶干首先要泡豆,磨浆,然后用盐卤将豆浆点成豆腐脑。不过从制成豆腐脑往后,界首茶干的制作工艺就完全不同了。这不,机灵的小孙就发现了一样特殊的工具。
孙志鹏:您看我手里拿的这个东西,它可不是手套,这个叫做蒲包,这是咱们生产茶干必不可少的一样工具,200多年前就开始使用了,不过这个东西到底是怎么来做茶干的呀?我呀,现在就看看去。
只见车间内热气腾腾,工人师父们正在熟练地把豆腐脑灌到一个个蒲包内。
孙志鹏:大姐,我看您包茶干的速度挺快。您一天能包多少个?
操作工:6000块。 
孙志鹏:那您一勺下去有多少豆腐脑?
操作工:30克
孙志鹏:我看您包的速度这么块,那能有准吗?
操作工:没问题,做了六七年,做惯了,做的时间长。
灌好的蒲包再轻轻一转就变成了一个个小圆饼,然后整整齐齐码放在木板上,一块木板大约可以放80个小蒲包。将十层木板落成一摞,然后加力压制。把水分慢慢挤出,茶干就初步成型了。这时的蒲包看上去就像一排排的大闸蟹。 非常诱人。 
孙志鹏:您别看往里面灌豆腐脑这活我干不了,但是现在这个工作我可已经干得很熟练了,您看这茶干已经初步成型了,现在我就把这成型的茶干从这蒲包里掏出来码放到这儿,当然到这可不算完,过一会还要经过蒸煮上色入味等好多道工序呢,不跟您多说了,我这还忙活着呢。

 


用蒲包压制出来的茶干带有一种天然的蒲草香味。看上去圆润饱满,摸起来密实而有弹性,而且表面还形成了凸凹有致的蒲草花纹。看起来非常独特。       不过我们的记者却发现了一个新情况,就是这些茶干中带有很多小黑点,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呢?会不会是制作过程中出现了卫生问题呢?
扬州高邮界首袁氏茶干厂 负责人  袁登祥:是一种中药材,它是在点卤的时候加入的,这种中药材叫莳萝。
孙志鹏:您看我在网上找了一下,还真找到这个莳萝了,而且它还有个别名叫土茴香,这个东西不管是看上去还是闻起来都和我们平时吃的孜然有点像,它不光是一种香料,还能入药,有健脾开胃的作用。
莳萝有一种独特的香味,在点卤时加入莳萝是200多年来一直没变的配方,当年能吸引乾隆皇帝下船没准就是它的功劳。成型后的茶干还要放入特制的酱汁中浸煮入味。根据酱汁的不同,还可以做成麻辣香辣等几个口味。如今在当地,茶干已不止是一种小吃,用它还可以做出许多登堂入室的大菜来。

 


经营者:我们这里大小型宴席都有茶干做的菜,特别是大煮干丝,每天销售量四五十份。
经营者:我们这边的茶干既可以炒菜也可以做汤,我们来饭店都要点的。
经营者:我觉得这个茶干比肉还要好吃。
经营者:吃了也不会发胖。
如今,茶干在界首镇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在给消费者带来美味的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大豆的消费。   
袁采访:一斤大豆市场价是4元多钱,能够生产三十片茶干。一年使用大豆是50多万公斤,能生产1000多万片茶干。产值大概在500多万元。
目前,界首镇有茶干生产企业4家,年产茶干3000多万片,产值超过1000万元。

 

 

 

 

 


 

 

厂家荣誉:

 

        界首五香茶干已近三百年的悠久历史,早在清代就名闻遐尔。相传,清乾隆摆皇帝下江南途经界首,闻有异香,即弃船登岸,方知香自茶干,即以干品茗,甚觉味美可口,遂指定为清朝皇室贡品。

  我公司专业生产扬州特产“界首五香茶干”系列已有十余年,现有厂房两千多平方米,占地面积五千多平方米,年产值可达 1000 多万元,产品分为休闲及庄旅游食品,百姓餐桌及高档酒楼、饭店、菜料二大类。有 30 克、 48 克、 65 克、 140 克及精美礼盒五大系列, 2003 年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授予“绿色食品”称号。特别是 2003 年 10 月中国江苏 界首茶干节的成功举办,更使袁氏茶干声名鹊起,同时被茶干节组委会指定为唯一馈赠礼品,在同行业连续十年产销量遥遥领先。中央电视台、南京电视台等主流媒体都曾先后报道过。

  公司秉承“质量第一,健康至上,优质服务,诚信经营”的理念,努力打造苏中茶干王牌,与你共创美好的生活。

 

 


 

 

茶干文化:

界首是江苏高邮正北的一个古镇。它位于高邮与宝应两县交界之处,是两地的分界之首,故称界首。界首出产茶干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鼎盛时期,茶干作坊大大小小,多达十几家。漫步小镇,不时有热腾腾、香喷喷的茶干气息扑面而来。
   茶干的形状犹如银币,又似镜片。其色酱红,如同国漆一样黑里带红,红中发亮。它的外表满是蒲包纵横交错、细密有致的纹路。咬上一口,细实紧密,味如鸡脯,同时又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异香,令人越吃越香,越嚼越入佳境。
   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龙舟行至界首,只觉异香扑鼻,令人垂涎。于是乾隆弃舟登岸,四处寻访,原来其香来自茶干。乾隆只觉味好,不禁一气连吃了二十多块,并降旨界首官吏,每年进贡茶干万块,以供享用。自此,界首茶干名声大振,远播大江南北。
   茶干的制作程序极为繁复。首先需选优质大豆,泡后磨出豆浆,烧开点卤后,将其灌入烟盒般大小的蒲包中,再将包口拧紧,反压在包下。然后将一只只蒲包堆码在一起,用人工挤压。待挤尽水分,取出成形的干子,放入半人多高的甑子中浸煮。这时还要投放酱油及桂皮、茶椒、丁香、莳萝等十多种香料。通常急火烧开后,需文火焖足一夜,才能入味。界首茶干由于沿袭传统,故产量有限,出了高邮城便难觅踪影。
   茶干的吃法很多,可炝可炒,可涮可烫。在高邮,茶干是可以登堂入室的。几百元一席的盛宴,虽是山珍横陈,海味罗列,茶干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在百姓的餐桌,它更是大受欢迎,大放异彩。在杨柳吐絮、乳燕呢喃的春天,将茶干切成细丝,用来凉拌马兰头,拌荠菜,清香爽口,令人叫绝。若用干丝炒蒌蒿,炒香椿头,锅勺一响,满屋飘香。菜肴还未上桌,便喝彩一片。
   夏日的傍晚,夕阳欲颓,蝉鸣悠长。常见一个个老者搬出方桌,面街而坐。桌上两样东西是必不可少的,一是茶干,一是酒。酒中乾坤大,茶干滋味长。老者嘬着嘴,斯文地喝着酒,一边抓起茶干,或咬或撕,细品慢尝,说不尽的满足与陶醉。直到新月东升,蛙鼓敲响,老者们舒坦地往藤椅上一躺,望着天空闪烁的星星,悠然地步入梦乡。
   运河岸边夕阳斜,界首茶干一脉香。其间自有甘辛味,愿君对此细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