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处】《广西药植名录》
【拼音名】 Hónɡ Tiān Kuí
【别名】紫背天葵、红叶、散血子、龙虎叶(《广西药植名录》),夜渡红、红水葵(《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
【来源】为秋海棠科植物紫背天葵的球茎或全株。春、夏采收,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无地上茎。地下茎球形。基生叶1片,膜质,圆心形或卵状心形,长2.5~7厘米,宽2~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心形,边缘有不规则的重锯齿和缘毛,两面有伏生粗毛,下面紫色,掌状脉7~9条;叶柄长2~6厘米,有长粗毛;托叶小,卵状披针形,流苏状撕裂。聚伞花序有2~4朵花,总花梗纤细,长超过叶片;花淡红色;苞片和托叶相似。雄花萼片2,卵圆形;花瓣2,倒卵状长圆形,雄蕊极多。雌花较小,萼片与花瓣3,2片大的半圆形,另1片较小的长圆形,凹陷;花柱3,2裂,裂片螺旋状扭旋。蒴果三角形,有3翅;种子极小,黄褐色。花期5~8月。
【生境分布】分布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湖南、江西、福建等地。
【性味】甘,凉。
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甘淡,凉。"
②《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甘涩,凉,无毒。"
③《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酸涩,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活血解毒。治暑热高烧,肺热咳嗽,咯血,跌打扭伤,血瘀疼痛,疮毒疥癣,水火烫伤。
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润燥止咳,散瘀消肿。治外感高热。中暑发烧,肺热咳嗽,跌打肿痛。鲜品捣烂,可敷恶疮疔毒。"
②《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治肺炎咳嗽,咯血,慢性支气管炎。"
③《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凉血活血,消炎止痛。主治咯血,血瘀腹痛,扭挫伤,骨折,汤火伤,癣疥。"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外用:捣敷。
【备注】广西另有一种红水葵叶,功用相同。其形态与本种相似,主要区别在于红水葵的地下茎不呈球形,叶较厚,颜色更深,叶面有小瘤状突起,叶背网脉明显。






购买须知:
我们的药材都是真实药材拍摄,与实际发货药材一致,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拍摄技巧和光线环境的影响可能会出现色差失真的情况,这一点请大家谅解。由于入库时间不同,药材的实际状况可能会出现稍有不同,但并不影响药材的整体品质,我们会严格把关,按照一定的标准选材,绝对不会出现差别很大的情况。所以请大家放心购买我们的药材产品,质量和信誉是我一成不变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