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白皮 别名 梓皮、梓木白皮、梓树皮中药材大货批发

产品价格:
28.00元/个
所属行业:
梓树
浏览次数:
832
最后更新:
2017-07-12 11:04
  • 公司名称:
  • 联 系 人:(女士)
  • 公司网址:
负责声明:所展示的信息由供货商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友情提醒:为了您的交易安全,请尽量使用货到付款方式!如需要投诉,可进入“消费者防骗指南”了解投诉及处理流程,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产品详细说明

  • 起订:5 个
  • 供货总量:10000 个
  • 发货期限: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天内发货
  • 所在地: 河北 保定市
  • 有效期至: 长期有效
品牌/厂家:梓白皮产品名称:梓白皮主要成分:梓白皮检测方法:现代科学检测生产执行标准:药典标准质量等级:好统货用途:中药性:寒产品形态:段性状:梓根白皮呈块片状,大小不等。长约20~30厘米,宽2~3厘米,厚3~5毫米,皮片多呈卷曲状。产品属性:树皮类品名:梓白皮归经:入足少阳胆、足阳明胃经炮制工艺:晒制味:苦清热,解毒,杀虫。治时病:清热,解毒,杀虫。治时病发热,黄疸,反胃,皮肤瘙痒,疮疥

【拼音名】 Zǐ Bái Pí

【来源】为紫葳科植物梓的根皮或树皮的韧皮部。根皮于春、夏两季挖采,洗去泥沙,将皮剥下,晒干。

【原形态】梓(《本经》),又名:木王(《埤雅》),花楸、河楸、水桐、雷电木、木角豆、臭梧桐。

落叶乔木,高达10余米。树皮灰褐色,纵裂;幼枝常带紫色,光滑或少被柔毛。单叶对生或常3枚轮生,稀互生,具柄,阔卵形至近圆形,长14~24厘米,宽12~22厘米,稀更大,不分裂或掌状3泼裂,裂片先端渐尖,基部近心形,全缘,上面暗绿色,被短毛,下面淡绿色,沿叶脉疏生短柔毛,掌状脉5出,常带紫色,脉腋及叶片基部常具紫色斑点状的腺体,柄长9~17厘米,带暗紫色。圆锥花序顶生;花序轴及分枝披疏毛或无毛;花萼2裂,裂片阔卵形,绿色或紫色;花冠黄白色,具数行紫色斑点,2唇形,前唇2裂,后唇3裂,裂片边缘成。极不规则波状皱曲;雄蕊5,仅2枚完全发育;雄蕊1,子房上位,2室,花柱细长,柱头2裂。蒴果长圆柱形,长20~30厘米。熟时深褐色。种子扁平,长椭圆形,长约5毫米,两端簇生白色长软毛。花期5~6月。果期7~8月。

本植物的木材(梓木)、叶(梓叶)、果实(梓实)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布】生于低山河谷,湿润土堆。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河南、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梓根白皮呈块片状,大小不等。长约20~30厘米,宽2~3厘米,厚3~5毫米,皮片多呈卷曲状。外表栓皮棕褐色,皱缩,有小支根脱落的痕迹,但不具明显的皮孔,栓皮易脱落;内表面黄白色,平滑细致,有细小的网状纹理;断面不平整,有纤维(即皮层及韧皮部纤维),撕之不易成薄片。以皮块大、厚实、内色黄者为佳。

【化学成份】根皮含异阿魏酸、谷甾醇、对-羟基苯甲酸。树皮含对-香豆酸、阿魏酸。

【性味】苦,寒。

①《本经》:"味苦,寒。"

②《别录》"无毒。"

【归经】《长沙药解》:"入足少阳胆、足阳明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杀虫。治时病发热,黄疸,反胃,皮肤瘙痒,疮疥。

①《本经》:"主热,去三虫。"

②《别录》:"疗目中疾。""主吐逆胃反,去三虫,小儿热疮,身头热烦,蚀疮,汤浴之,并封薄、散敷。"

③《日华子本草》:"煎汤洗小儿壮热,一切疮疥,皮肤瘙痒。"

④《纲目》:"治温病复感寒邪,变为胃啘,煮汁饮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外用:研末调敷或煎水洗浴。















购买须知:
  我们的药材都是真实药材拍摄,与实际发货药材一致,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拍摄技巧和光线环境的影响可能会出现色差失真的情况,这一点请大家谅解。由于入库时间不同,药材的实际状况可能会出现稍有不同,但并不影响药材的整体品质,我们会严格把关,按照一定的标准选材,绝对不会出现差别很大的情况。所以请大家放心购买我们的药材产品,质量和信誉是我一成不变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