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农业曝光 安徽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王重龙:丹麦养猪业100年的成功源于组织化与服务网络

安徽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王重龙:丹麦养猪业100年的成功源于组织化与服务网络

  来源:中国养殖致富网   作者:中国养殖致富网 有927人浏览 日期:2025-07-0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丹麦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健全,科研院所、推广机构、人工授精站、种猪测定中心、育种企业、养殖场等均参与了育种,分工合作,各施其职,运行高效,持续推进,培育出了繁殖性能优良的丹麦种猪,为生猪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12月21日,在2017安徽省猪业大会暨年度会员大会上,安徽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主任王重龙分享了近期他在“养猪王国”丹麦的考察报告。丹麦育种对安徽省推进生猪育种工作、提升生猪生产水平、促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嘉宾简介:王重龙,博士,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生猪研究室主任。   丹麦养猪业概况
  2017年1月,丹麦存栏基础母猪100.2万头;2016年出栏生猪3166万头,母猪窝产活仔数16.3头,每头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32.2头,年繁窝数2.27;另外,生产的猪90%用于出口。 丹麦母猪生产性能   丹麦生猪联合育种情况
  (一)丹麦猪育种体系的架构   (1)丹麦养猪业100年的成功源于全国猪肉产业高度组织化(合作运动;垂直整合;拥有自己的研发和猪育种计划)及健全的服务网络(兽医、咨询师有31个服务点,2700名成员;合作屠宰场;研发系统)。   (2)丹麦猪肉产业组织体系的较高机构是丹麦农业和食品委员会,代表丹麦的农业和食品工业,成员都是农场主。   (3)丹麦农业和食品委员会中具体分管猪育种及研发的部门是丹麦猪研究中心,每年研发经费1500万欧元,运行200个商业育种场及扩繁场。丹麦猪研究中心拥有和管理种猪育种品牌—丹育,实施育种。
  (二)丹育大事记

  (三)丹麦种猪育种方案

  丹麦种猪育种实行一个开放的育种方案,基于100多年的经验,致力于培育高生产性能和高级品质的种猪。

  (1)丹麦种猪品种为长白、大白和杜洛克。商品猪的生产也主要采取三元杂交方式,即长白和大白杂交生产二元母猪,再用杜洛克作为终端父本,进一步杂交生产三元商品猪。

  (2)丹麦种猪建立完善的“金字塔式”繁育体系。母猪场不饲养公猪,全部采用人工授精,所有公猪在公猪站饲养,总数约8000头。








  (四)育种成效   (1)平均日增重(30-100kg)   2015年,公共集中测定站杜洛克、长白、大白公猪的平均日增重(30-100kg)测定成绩为1172g、1061g和975g;农场核心群杜洛克、长白、大白母猪的平均日增重(30-100kg)测定成绩为1141g、1011g和992g。
  (2)饲料转化效率   2015年,公共集中测定站杜洛克、长白、大白公猪的饲料转化效率(料肉比)测定成绩为2.21、2.35和2.39。
  (3)瘦肉率   2015年,公共集中测定站杜洛克、长白、大白公猪的瘦肉率测定成绩为62.6%、60.4%和61.5%;农场核心群杜洛克、长白、大白母猪的瘦肉率测定成绩为61.8%、63.0%和61.5%。

  (4)第5天活仔数(LP5)   2004年,丹麦猪研究中心将母系育种目标中的窝产仔数变为产后第5天活仔数(LP5),成功在继续提高窝产仔猪的基础上,减少仔猪出生时和产后5天内的死亡率。
  安徽省生猪联合育种进展
  安徽是全国十大生猪主产省之一。优质猪种是养猪生产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是核心竞争力,对养猪业利润的贡献率在40%以上。


  2011年开始,开展连续8届安徽省种猪集中测定,圆满完成安徽省种猪质量安全监测任务,规范安徽省种猪市场秩序,保障种猪品质安全;为种公猪站、种猪场等提供经测定的优良种猪;为生猪区域联合育种场间遗传交流提供支持;带动场内测定。
  启示与建议
  (1)完善的生产管理数据库是提高猪场生产管理水平的基础;   (2)收集完整的生产数据是管理及监管的关键;   (3)随着技术的发展,猪场数据的收集内容和分析方法也在不断升级;   (4)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生产数据库的建立势在必行;   (5)种猪生产性能测定及数据库的建立是一切育种工作的基础!!!   (6)协作、自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中国养殖致富网为您提供一手农业新闻资讯,农业曝光。 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中国养殖致富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
 
免责声明:官方QQ群:630504965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微信

关注中国养殖致富网官方微信账号:“中国养殖致富网”,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相关评论


按分类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