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奶牛繁殖性能的营养因素。随着奶牛业的快速发展,奶牛产奶量逐步提高,奶牛繁殖障碍性疾病发生有所上升,给奶牛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营养是影响奶牛繁殖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营养不良或营养过盛,都会...[阅读全文]
提高牛育肥效果的措施和注意事项。1 总体要求:育肥牛选购。要选择体形外貌和肉用性状明显的皮埃蒙特、利木辛、夏洛来、西门塔尔等品种及其杂种肉牛牛犊或架子牛进行分阶段育肥,犊牛(6月龄以内)、育成牛(6~12...[阅读全文]
牛保健饲养要点.1 春季:给牛喂饱以后,供给充足清洁的温水。冷水容易刺激牛的肠胃,引发胃肠疾病,妊娠母牛还容易流产。此外,冷水会消耗牛的许多热能,浪费饲料。进入春季后,昼夜温差大,平时要多垫、勤换垫草...[阅读全文]
夏季奶牛饲养环境改善的方法。季节的变化对母牛的繁殖能力有着明显的影响。6~8月份,天气炎热,气温高,部分母牛发情常出现异常现象,如假发情、断续发情等。这个季节母牛受胎率不高,胚胎死亡率较高。所以,必须...[阅读全文]
粗饲料与青贮饲料的加工调制及饲喂。饲养奶牛以粗饲料、青贮饲料、能量饲料、蛋白饲料为主,同时配合矿物质饲料和添加剂。合理利用这些饲料资源,对于缓解粮食不足,充分发挥奶牛的生产潜力,具有重要作用。1 粗...[阅读全文]
保护性脂肪对奶牛乳成分的影响.夏季的高温可以使奶牛的采食量下降,身体消瘦,奶牛体内营养平衡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造成奶牛体内能量的负平衡。为了减少或避免奶牛泌乳期能量代谢的负平衡,既提高日粮能量浓度,...[阅读全文]
母牛繁殖控制的几个方面。1 母牛自身:选择时先看祖先的繁殖成绩,然后对本身的繁殖性能作全方位的审查。对于公牛,主要是睾丸、附睾,阴茎及包皮、性发生时间、性行为序列、射精量、精子密度及活力,对于母牛应...[阅读全文]
中国荷斯坦牛体型鉴定的标准及购牛注意事项。荷斯坦牛已成为国际性品种,因其体型大、产奶量高,现已成为全世界奶牛业的当家品种。我国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从国外输入少量的荷斯牛(黑白花)与当地的母牛进行杂...[阅读全文]
肉牛舍的修建与养肉牛效益分析。1 类型:塑料暖棚牛舍属于半开放牛舍的一种,是北方寒冷地区推出的一种较保温的半开放牛舍。与一般半开放牛舍比,保温效果较好。塑料暖棚牛舍三面全墙,另一面为向阳面有半截墙,...[阅读全文]
家畜烧伤的急救与治疗。1 现场急救:现场急救的重要任务是灭火并清除畜体上的致伤物质,抢救窒息病畜,保护创面,有条件者注射止痛药物,防止病畜休克。对畜体上的火焰,可用水或某些覆盖物灭火。对烧伤的家畜,...[阅读全文]
奶牛的发情、配种及妊娠,母牛性成熟时期与品种、营养和气候等因素有关。小型母牛8~10月龄,早熟品种为6月龄。夏季出生的牛比冬季出生的牛早,营养完全充分时性成熟早。体成熟位于性成熟之后,犊牛年龄达到18个月...[阅读全文]
奶牛青贮饲料和农作物秸秆饲料的调制与利用。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在18%以上或者每单位重量含能值很低的饲料,都属于粗饲料,如干草、秸秆、秕壳等。 粗饲料中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含量变异很大。优质豆科牧草...[阅读全文]
奶牛产后综合症的病因与治疗。奶牛产后综合症是兽医临床上常见多发的复杂性综合症。若治疗不及时,影响奶牛的利用价值,导致奶牛被淘汰,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笔者近几年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取得了较满意的治...[阅读全文]
无公害奶牛场生产配套技术的要点。无公害奶牛场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奶牛场。其主要特征是牛...[阅读全文]
泌乳期牛的生理变化与饲养.1 生理变化:母牛产犊后,在正常情况下产奶量逐日增加,到产后40~60天出现较高日产奶量,其产奶量比初乳期可提高30%。若按泌乳月计算,则第二个泌乳月为产奶量较高峰。此后3~5月为平稳...[阅读全文]
产后母牛和初生犊牛的护理。1 产后母牛:母牛产后疲劳,身体虚弱,腹空口渴。可用麦麸1.5~2.0千克,盐100~125克用温水调成盐麸汤让其饮食,可以很好地补充体内水分的损耗,帮助维持体内酸碱平衡,增加腹压和帮助...[阅读全文]
奶牛采食与消化的特点。奶牛饲料中主要营养成分为水、粗灰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粗脂肪和维生素六大类物质。水可以支持组织具有弹性和刚性,有助于溶解食物,作为食物和排出物的载体,帮助维持牛体内的渗透压...[阅读全文]
不同饲料配方对架子牛育肥效果的影响。架子牛育肥主要技术指标有架子牛增重、平均日增重、饲料报酬和育肥时间等,为掌握饲料对架子牛增重的影响,2011年2月11日至6月11日,朝阳县恒兴牧兴有限公司,在夏杂后代中...[阅读全文]
奶牛体况评分的方法。依据规模化牧场,不同生长、生产阶段的奶牛生理、生长条件,以及不同阶段奶牛的生产效益目标,不同生长阶段的奶牛体况,通过量化的指标,进行合理的评价形式,通过数据评价,确定不同阶段奶...[阅读全文]
规模化奶牛的饲养管理.在规模化奶牛场的饲养管理上要维护奶牛的健康,延长使用年限,充分发挥奶牛的生产性能,降低饲养成本,增加养殖效益,应依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饲养管理方法。本文主要针对泌乳期(305...[阅读全文]
多酶粉在肉牛饲养中的应用分析。多酶粉主要含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果脯酶,蛋白酶,葡萄糖苷酶,淀粉酶,活性蛋白酵母。在肉牛饲养生产上具有降低疾病的发病率,使肉牛增重明显的增加的良好效果。1 方法与分析...[阅读全文]
牧场奶牛繁育工作的要点。1 挑选出符合配种条件的牛只:配种月龄必须达到14月龄,体高必须达到130厘米,体重超过380千克。配种员必须将符合条件的青年牛分舍后进行发情观察及配种工作。头胎牛应在产后55天开始配...[阅读全文]
生产期奶牛繁殖状况的观察内容.1 发情牛的观察和判定:正常情况下,未妊娠的奶牛每隔18~25天发情一次,一般在产后50天先进次发情,育成牛持续1~2天。饲养者要注意观察,防止漏情。奶牛发情时变得很兴奋,食欲下降...[阅读全文]
犊牛饲养管理的要点。1 护理:应去除口腔、鼻孔内的粘液,擦干体表的粘液。对脐带进行消毒,犊牛出生后立即用5%~7%的碘酊来消毒,然后每次喂初乳时消毒一次,第二天、第三天各消毒一次。产牛和犊牛要在半小时后...[阅读全文]
干乳期奶牛干乳和饲喂的方法。干乳期是指泌乳奶牛在下次产犊泌乳前一段不泌乳的时间,一般为2个月左右。奶牛经10月的泌乳,体力及体内养分消耗很多,此时又是胎儿身体发育的最快时期,要求营养多,为胎儿正常发育...[阅读全文]
牧场奶牛的分群管理。奶牛的分群管理是牛场最基本的管理手段之一,但是该项工作的进行的好坏对于牛群的生产性能和整个牛场的盈利能力都有巨大的影响。1 分群原则:犊牛(0~6月龄牛)分群原则。断奶前和断奶后犊牛...[阅读全文]
乳用牛常用的编号和标记方法。1 编号的意义:牛号是用以区别牛个体的符号。荷斯坦牛通体黑白花,个体外表相似,实则各个不同。每头牛均应编制一个号码,无论是制定牛群饲养管理计划,确定牛的饲料定量,卫生防疫...[阅读全文]
提高奶牛产奶量的措施。1 饲喂优质牧草,合理搭配日粮:奶牛的持续稳定高产,没有优质的粗饲料作基础是不可能达到的。为解决低质粗饲料造成的生产性能下降和导致的代谢病问题,提倡有条件的地区应使用苜蓿干草和...[阅读全文]
影响牛奶营养成分的几个因素.牛奶营养成分的高低受遗传、营养、生理、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1 乳脂率:一般产奶量高的品种乳脂率低,而低产奶量的品种或乳肉兼用品种乳脂率高。患隐性乳房炎的牛,乳脂率下降。防...[阅读全文]
规模化奶牛场牛群结构调整的措施。1 牛群结构模式:在正常情况下规模奶牛场的合理结构为成母牛55%~60%,成母牛指初产以后的牛,在成母牛群中1~2胎母牛占母牛群总数的40%,3~5胎母牛占牛群总数的40%,6胎以上...[阅读全文]
架子牛的育肥技术。1 影响因素:肥育前的肉牛按年龄可以划分为断乳犊牛、1岁牛和2岁牛。年龄对架子牛的影响为,①对增重速度的影响。如果犊牛断奶后一直饲喂营养水平较高的饲料,先进年的日增重较高,以后每年的...[阅读全文]
提高肉牛饲养效果的措施。牛是以草食为主的大型家畜,对粗纤维的消化吸收能力强,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农作物秸秆作为饲料原料,实现秸秆等农作物下脚料的再利用,真正实现了农业低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1 选址和...[阅读全文]
硒对奶牛生产的影响。硒是一种维持动物机体健康、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的重要微量元素。硒具有抗氧化的功能主要是因为硒能够参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合成,以促进过氧化氢或脂类过氧化物转化成水和无害的酒精,防止...[阅读全文]
奶牛生产中粗饲料使用存在的问题。绥化地区位于黑龙江省北部,处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春、秋短促,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极端较高气温为36.3℃,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38.8℃,无霜期85~130天。年降水4...[阅读全文]
奶牛的接产与助产。1 准备工作:奶牛牧场犊牛应准备专业的接产员。接产员应将接产工具放在固定的地点。接产人员仔细观察每头临产牛的情况。难产必须助产,特殊情况下,通知兽医部门协助助产。产后及时记录母子相...[阅读全文]
奶牛场的管理。1 牛舍的管理:饲喂通道管理。地面清洁无杂物,防止在饲喂过程中异物混在饲料中被牛只食入。饲喂通道和赶牛通道结合处的牛粪要及时进行彻底清理,防止造成交叉污染。每次撒料车过后必须对进行彻底...[阅读全文]
夏季高产奶牛饲养管理的调整。夏李温度高,奶牛汗腺不发达,夏季奶牛饲养管理的重点是降低奶牛饲养舍温度。降低奶牛饲养舍温度是提高奶牛生长速度和生产性能最安全、有效、不增加投入成本的管理措施。奶牛耐寒怕...[阅读全文]
缩短奶牛产仔周期的方法。一般情况下,奶牛产后空怀期不应该超过80天,超过90天如还配不上,常被确认为不孕不育症,影响产犊间隔的因素很多,是牧场生产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目前的产犊间隔是405天左右。在同一品...[阅读全文]
促进奶牛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自2003 年以来,洮北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在全区范围内大力发展奶牛产业的战略措施,相续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奶牛产业政策,形成了全区上下齐心协力抓奶牛产业的良好势头,建立和完善各种...[阅读全文]
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与综合防治。产后瘫痪是母畜产后突然发生的严重紊乱疾病,通常由钙、磷含量不足,生产过程中肌肉神经损伤等原因引起。奶牛产后瘫痪是奶牛的常见病、多发病,此病多发生在膘情好、产奶量高的青...[阅读全文]
按分类浏览
散养畜禽疫苗接种
大闸蟹放秋插苗养
自制高汤,安全健
不用工具巧剥菱角
教你五招快速剥蒜
台湾小吃配料-油
橙子怎么切?初阶
寒冷的天气里,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