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 » 粮食种植技术 水稻中后期优质高产管理五措施

水稻中后期优质高产管理五措施

  来源:中国养殖致富网   作者:粮食种植技术研究室 有209人浏览 日期:2025-07-03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内容提要: 水稻经过良好的前期生长后即进入中后期的生殖生长阶段。加强本阶段的田间管理对于水稻的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水稻高产管理

水稻经过良好的前期生长后即进入中后期的生殖生长阶段。加强本阶段的田间管理对于水稻的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水稻高产管理

适度搁田

搁田一般应在水稻对水分反应不敏感的时期进行,即在分蘖后期到幼穗分化初期比较适宜。操作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即苗足苗旺的适当早搁;泥脚深,有徒长现象的要烤重些,反之则轻些;保水不良的田块,不宜重搁。

水稻高产管理

科学灌溉

长穗期是水稻一生中生理需水的高峰,特别是在抽穗前2~14天对水分反应最为敏感,不可缺水,以免影响颖花分化发育。烤田后复水应做到浅水勤灌,采取“陈水不干,新水不上”的间隙灌溉方法。烤田后的科学灌溉既大大节约了宝贵的水资源,又改善了土壤的生态环境,保持和提高了根系活力,利于养分的吸收运转。抽穗结实期的灌溉方法是,深水抽穗,浅水灌浆,湿润养籽,收割前5天左右排水落干。切忌断水过早,影响粒重。

水稻高产管理

巧施穗粒肥

穗肥一般在幼穗分化开始后施用,用量应根据水稻的田间长势而定。茎蘖数过多,叶色浓的要少施,迟施,亩用尿素2.5~3公斤即可;茎蘖数不足,叶色黄且浓淡不一的要早施,重施,亩用尿素5公斤左右。

水稻高产管理

增施粒肥

主要是补穗肥的不足。粒肥的较佳施用期为破口前稻叶能自然转淡的时期,即抽穗前2~3天追施为宜。粒肥一般以尿素为佳,亩施入量2.5公斤左右。但地力足,生长过旺,叶色浓的田块则不宜施粒肥,以防贪青晚熟,影响产量和品质。为防抽穗后植株发生早衰,此时还应进行叶面喷肥,喷施1%尿素溶液或水稻专用叶面肥,于晴天傍晚时喷施,且应喷在叶片的正反两面。

水稻中后期优质高产管理措施

病虫害防治

水稻生长中后期应重点防治白叶枯病、纹枯病、稻曲病及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等病虫害。这些病虫害多混合发生。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应采用农药混配技术进行复合防治。如白叶枯病、三化螟等复合危害时,可用叶枯宁与杀虫双的混配液防治,这样既省工、省时,又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免责声明:官方QQ群:630504965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微信

关注中国养殖致富网官方微信账号:“中国养殖致富网”,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关键词: 水稻高产管理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