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晓玮在山西偏关老牛湾悬崖
名词解释
“间隔年”
这个概念是西方社会通过近代世界青年旅行方式变迁总结出来的,指青年在人生不同阶段之间,做一次长期的旅行,体验与自己生活社会环境不同的生活方式。
这个夏天,广州大学学生钟晓玮带着“饱经风霜”的行囊,回到广州。去年7月,他结束本科学习,背起最简单的装备,开始游走国内多个城市。期间,他在旷野草原遇过凶猛的藏獒,也遇过初次见面便待己如亲的陌生人。这一年是钟晓玮的“间隔年”。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热衷于这样的“间隔年”。问及旅行的意义,钟晓玮说,“纯粹是想看看这个世界”。
装备:背包加上防潮垫
“出去走”是钟晓玮一直都有的想法,加之身边有许多喜欢骑行、旅行的朋友,“间隔年”的想法便一直有之。
去年,钟晓玮结束自己的本科学习,觉得“时机成熟了”。7月盛夏,他背上简单的行囊和一块防潮垫,带上衣服和单反,直奔西藏。不仅行囊轻便,他的旅途也极尽简单,徒步、睡沙发、搭顺风车……
在西藏的一所寺庙里,钟晓玮过着简单、纯粹的生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给当地小孩上课,一起玩耍,每天吃着土豆。两个月之后,他下山,回广州。出了火车站以后,直奔学校,办完研究生的入学手续以后紧接着就办了休学。“还记得那时候,皮肤黑得像个藏民,头发几天没洗,扎个小辫子,背个大包,跑进行政楼,像个疯子一样。”钟晓玮回忆道。
此后,他继续上路。一开始,他边打工边旅行,走的地方也很“跳跃”。他曾在武汉一家青年旅社当前台,后来去了甘孜,为一个希望小学拍宣传片,接着又跑到北京去剪一些片子,为一个慈善组织的拍卖会做筹备工作。在北京待了一个月后,揣着1000多元的酬劳,他跑到山西。走了一个月,从北到南走到平遥。
“在路上可能被问到最多的问题是,花了这么多时间、这么辛苦出来旅行为了什么。”归来的钟晓玮很坦然地说,“不为什么,只是纯粹的想看看这个世界。”对于他来说,长时间独处、看绝妙的风景,跟遇到的人迅速短暂地建立关系、看到生命在面前展开一种新的形态,便足矣。
惊险:路遇藏獒和“劫匪”
当然,旅途中少不了奇遇和历险。
在青海湖徒步时,钟晓玮曾觉得“自己要完蛋了”。那天,他沿着109国道走,但觉得不过瘾,便转向湖边走去。结果在日落以前,海在他面前只是一条蓝色线。跋涉半日,期间,他遭遇恶犬,翻越铁丝网,走过牧场,穿过处于沼泽化过程的草甸,涉过斑头雁栖息的湿地,还看见藏狐突然出现,惊起雁鸥一片。此时,天色渐黑,举目四顾,并无人家。
后来,一条大河阻绝了他的去路,他只得原路返回。跃过一条小河时,因背包太重失去重心,他连人带包掉进河里。回到公路中,已是半夜。草原上的血红月出,照着他的前路。逆着月光,一头巨大的藏獒突然奔到眼前。在那一瞬间,钟晓玮以为自己要完蛋了。藏獒绕着他转了一圈,两度扑到跟前,充满敌意狂吠。它后面跟着同样巨大的另一头凶猛藏獒。慌忙中,他举起水杯,猛然敲击地面,边敲边退走。
(责任编辑: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