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奶仔猪具有消化机能不完善、体温调节能力差、生长发育快、免疫机能不健全、容易产生断奶应激等生理特点。笔者结合多年实践经验,就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1 保育舍的基本要求
保育猪舍要求干燥、温暖、通风。猪舍温度应保持在22~30℃,在冬季不能低于20℃,相对湿度50%~80%,同时要经常通风,排出猪舍的有害气体。
2 保育舍的设备条件
2.1 配制专门的加温热源
各地可根据具体情况,必须在保育舍内安装取暖设备,农村常用的有煤火炉、热火墙等,取暖效果都不错。较好是用250~300W红外线灯泡。
2.2 防潮设施
仔猪保育舍配制专用仔猪培育床,对防潮效果最理想。农村比较简单而又适用的是加工木制仔猪床,床的下部四边用砖头抬高10cm左右,防潮湿效果也不错。
2.3 通风
因猪舍强调保温,门窗关闭较严,很容易造成圈舍内空气中的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增多,对仔猪毒害较大,容易引起仔猪呼吸道疾病发生。因此,要根据猪舍建筑具体情况,在中午气温高的时期进行通风换气。
2.4 饮水设备
仔猪应保证充足清洁的饮水。仔猪保育舍每栏若饲养10头以上仔猪,应安装2个饮水器,距离50cm,有利于仔猪随时饮水。
2.5 温度与湿度
较好在仔猪保育舍内安装温度计和湿度计,以便随时了解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3 进猪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3.1 保育舍消毒
保育舍实行全进全出制度。仔猪进舍前2~3天,首先要把保育舍冲洗干净,将舍内所有栏板、饲料槽拆开后冲洗,舍内的天花板、墙壁、窗户、地面、水管等也要彻底冲洗。同时将下水道污水排放掉,并冲洗干净。然后配备消毒药液对保育舍进行彻底消毒。
3.2 保育舍设施卫生安全
修理栏板、饲料槽等,检查每个饮水器是否通水,检查所有电器、电线是否有损坏,检查窗户是否可以正常关闭。
4 分群与调教
4.1 分群
刚断奶的仔猪一般要在原来的圈舍内呆1周左右的时间再转入保育舍。在分群时按照尽量维持原窝同圈、大小体重相近的原则进行,个体太小和太弱的单独分群饲养。这样有利于仔猪情绪稳定,减轻混群产生紧张不安的刺激,减少因相互咬斗而造成的伤害,有利于仔猪生长发育。
4.2 调教
仔猪赶进保育舍后,头几天饲养员就要调教仔猪区分睡卧区和排泄区。假如有小猪在睡卧区排泄,要及时把小猪赶到排泄区并把粪便清洗干净。饲养员每次在清扫卫生时,要及时清除休息区的粪便和脏物,同时留一小部分粪便于排泄区。经3~5天的调教,仔猪就可形成固定的睡卧区和排泄区这样可保持圈舍的清洁与卫生。
5 饲养管理
5.1 喂料
保育猪以自由采食为主,不同日龄喂给不同的饲料。当仔猪进入保育舍后,先用原rǔ料饲喂1周左右,以减少饲料变化引起应激,然后逐渐过渡。换料采用渐进性过渡方式:即第1次换料25%,第2次换料50%,第3次换料75%,第4次换料100%,每次时间3天左右。饲料要妥善保管,以保证到喂料时饲料仍然新鲜。料槽中的饲料吃完后再加料,且每隔3天清洗一次料槽。
5.2 饮水
仔猪刚转群到保育舍时较好供给温开水,以后逐渐饮用自来水。高温季节保证猪的充足饮水尤为重要。为了缓解各种应激因素,开始1周内,通常在饮水中添加维生素、抗生素等药物,以提高仔猪的抵抗力,降低发病率。
5.3 饲养密度
在一定圈舍面积条件下,密度越高,越容易引起拥挤和降低饲料利用率,空气质量也相对较差,猪容易发生呼吸道疾病。但在冬春寒冷季节,若饲养密度过小,会造成小环境温度偏低,影响仔猪生长。每头仔猪占圈舍面积为0.3~0.5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