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早上好,听众朋友!欢迎您收听“致富早班车”节目。我是主持人田园。培育健壮仔猪,保证产后仔猪全活,并且生长快,是搞好养猪生产的重要基础。仔猪的生理特性之一是怕冷,尤其在寒冷的冬天,生后的仔猪往往出现竖毛、倦缩和颤抖等现象。有时会出现僵口、不吃奶,甚至昏迷。断乳前后的仔猪,由于受低温的影响,会钻入垫草,或互相挤压在一起。如放松饲养管理,仔猪很容易被母猪压死、冻死,或者患病、消瘦,造成僵猪,影响养猪生产。因此,必须加强冬季仔猪的饲养管理,做好防病、保暖等工作,才能使仔猪健康生长,安全过冬。为了切实提高冬季仔猪成活率,稳定生猪生产,确保猪肉市场有效供给,促进养殖场户增收,农业部组织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研究制定并发布了《提高冬季仔猪成活率的技术指导意见》。那在今天的节目时间里,我们就请到了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中国农业大学王爱国教授,请他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提高冬季仔猪成活率的技术措施,现在王老师已经来到了演播室,王老师,您好!
王老师:田园,你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仔猪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猪场生产的连续运转。在冬季,直射日光消毒杀菌作用减弱,昼夜温差大,再加上仔猪本身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这样就很容易感染疾病,使仔猪成活率降低,影响养猪效益。王老师,在冬季影响仔猪成活率的疾病都有哪些呢?
王老师:冬季,影响仔猪成活率的主要疫病包括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口蹄疫等,其中猪流行性腹泻和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仔猪在冬季需要重点防控的疫病。
主持人:听众朋友,您现在收听的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致富早班车节目。在今天的节目时间里,我们为大家介绍提高冬季仔猪成活率的技术措施,做客我们节目的是中国农业大学王爱国教授。在刚才的节目时间里,王老师介绍了冬季仔猪要重点防控猪流行性腹泻和猪传染性胃肠炎这两种疾病,那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地介绍一下这两种疾病的发病特点以及防控措施,首先我们先来介绍一下猪流行性腹泻这种病,王老师,猪流行性腹泻这种病都有哪些特征呢?
王老师: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以排水样稀粪、呕吐、脱水为特征。它的病原为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这种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不强,对乙醚、氯仿等敏感,一般消毒药都可以杀灭。
主持人:王老师,猪流行性腹泻都有哪些流行特点呢?
王老师:猪流行性腹泻大多发生于冬末春初的寒冷季节,以11月至第二年3月发生较多。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的传染源,传染主要途径是消化道。各个年龄段的猪都可以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猪龄增长而下降,1~5日龄哺乳仔猪感染率较高,病死率几乎100%。因为这种病传播非常迅速,密度比较大的猪场几天内就可以全群感染。
主持人:看来猪流行性腹泻这种疾病还是很严重的,如果是1~5日龄的哺乳仔猪感染了这种疾病,病死率几乎是100%,非常高的。这就要求我们在生产中早发现早治疗。王老师,仔猪感染了猪流行性腹泻以后会表现出哪些症状呢?
王老师:哺乳仔猪日龄越小,表现出的症状越严重。开始得病的时候病猪体温升高或者是正常,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接着就排水样粪便,呈灰黄色或灰色,粪便恶臭。有的吃奶后呕吐,吐出物含有凝乳块。病猪很快消瘦,后期粪水从肛门流出,污染臀部及尾巴。不吃食,不爱走动,通常2~4天内就因为脱水而死亡了。断奶猪、育肥猪症状轻微,表现为厌食、腹泻,持续4~6天就可以自己痊愈,但是生长发育受阻。
主持人:王老师,根据猪流行性腹泻的流行特点以及症状表现,我们应该采取哪些综合的防控技术措施呢?
王老师:一是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哺乳仔猪的防寒保暖,产房生产必须严格执行全进全出制。
二是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控制措施。
怎样才能做到严格执行猪场的生物安全控制措施呢?
控制人员进出,对运输工具进行清洗和消毒。杜绝从发生疫情的地区或猪场引种,避免引入带毒或感染的种猪。
三是加强猪场内外环境的卫生消毒,尤其是产房卫生消毒。
王老师,那怎样做好产房的卫生消毒工作呢?
仔猪断奶后,产房母猪应全部移出,然后对产房进行彻底清洗、清除粪便及污染物、干燥、喷洒消毒剂或进行熏蒸消毒、空舍5-7天,同时应对产房的饲槽等饲喂工具进行清洗和消毒。等分娩母猪进行卫生清洗后,才能进入产房。
主持人:猪流行性腹泻的综合防控措施,刚才王老师介绍了三点,主要是要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哺乳仔猪的防寒保暖,还要加强猪场内外环境的卫生消毒,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控制措施。王老师,猪流行性腹泻的综合防控措施还有哪些呢?
王老师:还要做好疫苗的免疫接种。可以尝试用商品化的猪流行性腹泻灭活疫苗或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二联灭活疫苗对妊娠母猪进行免疫接种,为所产仔猪提供一定水平的母源抗体,保护哺乳仔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