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 » 畜牧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如何提高母猪的利用率

如何提高母猪的利用率

  来源:中国养殖致富网   作者:中国养殖致富网采集部 有215人浏览 日期:2025-07-0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近年来,畜牧养殖业得到快速的发展,取得非常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提高了养殖的技术。不断实施科学的养殖,提高养殖业的经济效益。本文中主要介绍了怎样提高母猪的利用率。

一、母猪的选择

1.后备母猪的选择应该是择系谱清晰、辈次分明,个体发育良好、品种特征、经济性能明显而且性情温顺的母猪较佳。从青年公母猪交配所产的2~4胎春季断奶仔猪中进行选留的母猪较好。

后备母猪的挑选步骤应该分五次进行,即出生、断奶、60kg、5月龄(105~110kg)左右(初情期)、配种前逐步分批挑选。从个体出生重较大的窝里挑选体格健壮、奶头充足、其母亲还应有良好的母性(泌乳多和母性好)、断奶时体重大、整窝猪仔体重均匀度较好的窝里挑选为宜。在初次配种前45d内用冷水冲洗青年母猪时,若发现有被毛竖起皮肤变白、而且寒颤的应该淘汰。

2.母猪经产后应选择性情温顺、母性好、泌乳量大、产仔率高、健康没有产科疾病和其它疾病的母猪,反之淘汰。

二、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1.后备母猪要增加光照、适当运动、异性刺激以诱导发情,要饲喂后备或者怀孕母猪全价料,不能饲喂育肥猪全价料。

2.经产母猪根据繁殖的周期,应及时更换饲料,喂空怀期、怀孕期或哺乳期的全价料。

3.视其膘情控制给料量,母猪要保持在8~9成膘,防止母猪过肥或过瘦。

4.妊娠前期胚胎发育缓慢,需要的营养不多一般采取与空怀母猪的饲养标准;妊娠后期尤其是后30d胎儿生长速度加快,母体的营养贮备难以满足胎儿的需求,要增加精料比例,减少饲料体积,或少吃多餐。每头每日喂以上营养水平的混合料2.4~2.7kg.

5.有条件的较好单圈或单栏饲养,饮用清洁卫生的水。

6.保持圈舍内的干燥卫生,做好夏季防暑冬季保暖,保持清洁卫生,防止蚊、蝇、鼠、鸟的侵入。

7.加强对母猪的护理,要做好防流保胎工作,严禁殴打和粗暴对待母猪,避免母猪受惊吓,尽量减少强烈刺激,防止胎儿流产或死亡。

三、母猪疫病的预防与对策

1.根据当地母猪疫病流行的特点和情况,依照对本地适用的免疫程序,在适当的时间接种猪瘟、二联、细小病毒、伪狂犬、萎蓿性鼻炎、兰耳、轮状病毒、猪乙脑、猪痘、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等疫苗。不同的疫苗使用时应视疫情而定,不一定要样样都接种。

2.接种时应注意疫苗接种剂量和给苗途径[www.nczfj.com],必要时可适当加量或重复注射,以这样发的方式来获得更有效的免疫力。

3.为防制某些疫病的发生,可疗程性、间歇性在饲料加用一种或两种有选择性的药物。

四、适时掌握配种时机

1.后备母猪或初产母猪的发情表现一般很明显,等到母猪出现静立反射时便可配种。

2.在经产母猪当中,有一部分母猪呈现隐性发情或发情表现不明显的现象,面对这种情况可用公猪试情,以便及时配种。

3.为使母猪产仔率提升,对于发情的母猪,一律都要进行重配或复配。间隔时限一般为12小时左右。

4.对产仔率低的母猪,待其发情后,要及时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或孕马血清等,来促使母猪多排卵,提高产仔率。

五、加强母猪产后的护理

1.对产后母猪的当天或次日要进行药物处理。应该用产后康、产后清、产后一针净等药物,药物要按公斤体重进行注射,一天一次,连用3天以上,以防止产后感染和乳房炎的发生,尤其是在夏季节,这一点十分必要。

2.对产后已感染的母猪应做到以下几点:(1)要使用抗生殖道感染的药物(2)使用无剌激的消毒药液或1~3的高渗盐水反复清洗子宫,然后在子宫内灌注抗感染的药物,一天一次,连续进行3~5次,一般效果和预后良好。

3.对于内泌失调,性周期紊乱,屡配不孕或长期不发情的母猪,可使用促排2号、促排3号、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或孕马血清、三合激素、中药制剂崔情散进行治疗。

六、对乳猪7~10日龄开始进行补料,30天左右母仔隔离,做到一次性断奶。母猪通常在断奶后4~7天便可发情,进入下一个繁殖周期。这样下去一头母猪每两年即可产4.6窝,这样做就能充分利用母猪的繁殖性能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

七、母猪的饲养年限把握好。生产实践证明:做好以上事项,一头好的母猪能饲养4~6年,累计可产仔10窝次、120~170头。

 
免责声明:官方QQ群:630504965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微信

关注中国养殖致富网官方微信账号:“中国养殖致富网”,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