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 » 农副产品加工 茶叶储存的注意事项

茶叶储存的注意事项

  来源:中国养殖致富网   作者:养殖致富研究部 有206人浏览 日期:2025-07-03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茶叶中的一些成分不稳定,在一定的物理、化学诱因下,易产生化学变化,就是通常所说的变。茶叶的保存条件不好也会加速茶叶的自身氧化及霉变,另外,茶叶的吸附能力很强,也要注意异味的接触。所以在茶叶储存时要用正确的方法,避免茶叶的变质,下面就谈谈相关注意事项。

一、水分的控制。水分是促进茶叶成分发生化学变化反应的溶剂,水分越多,茶叶中的有益成分扩散移动和互相作用也就越显著,茶叶的陈化变质也就越迅速。那么,茶叶的含水量控制在多大范围内最有利于存放呢?研究结果表明:茶叶储存的较佳含水量为3%。当茶叶储存的含水量在6%以上时,茶叶的变质相当明显。以绿茶为例,随着含水量的增加,与茶叶品质有关的水浸出物、茶多酚、叶绿素下降明显。红茶也同样如此,含水量越高,茶黄素、茶红素、茶多酚、水浸出物下降也越多,与此同时,对红茶品质不利的茶褐素却随之而增多。要防止茶叶储存过程中变质,必须将茶叶干燥至含水量6%以内,较好控制在3%-5%。茶叶的含水量一般可凭触觉大抵估量出来,如果抓取一撮茶叶,用手指轻轻一搓,立即成粉末状,表明茶叶含水量在6%以内,适宜保存。若用手搓茶只能使茶叶成片末状表明茶叶的含水量在10%以上,这种茶叶一般不宜选购,要么立即进行干燥处理,否则,不出10天,茶叶就会变色。

二、避免接触异味源。由于茶叶含棕榈酸和萜烯类化合物,使得茶叶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它就像海绵吸水一样,能将各种异味吸附在自己身上。如果将茶叶与有异味的物品,如烟草油脂、化妆品、腌鱼、樟脑等混放在一起,无需多时就会被污染,从而严重影响茶叶的品质

三、温度的控制。温度高,能加快茶叶的自动氧化,温度截止高,变质越快。茶叶一般适宜低温冷藏,这样可减缓茶叶中各个成分的氧化过程。相关试验表明,将茶叶储存在零下5度,茶叶的氧化变质会非常慢;贮存在零下20度,可久藏不变质,几乎能完全防止品质劣变。作为茶馆或家庭,一般以10℃左右茶叶储存的效果较好,如果降低到0-5℃,则茶叶储存的效果就更好。

四、光照的控制。光线除了促进茶叶色素氧化变色以外,还能使茶叶中的某些物质发生光化反应,产生一种令人不愉快的异味,即通常所说的“日晒味”。有的人为了驱除茶叶中的潮气,把茶叶摊放在太阳下晾晒。这种做法有损茶叶品质,特别是对于高级绿茶更为不妥,因为茶叶绿茶在经阳光照射之后,温度逐渐升高,茶叶的内含物便会发生强烈的光化反应,其色素脂类和多酚类化学成分发生变化,至使茶汤变红、滋味苦涩,不仅失去了绿茶原有的新鲜风味和清香,还会产生一个令人讨厌的鱼腥气味,从而加速了茶叶的陈化,使品质变劣。因此,茶回潮后,切不可在日光下暴晒。一旦发现茶叶受潮回软式,应及时将保存不当的茶叶放在锅中烘干或焙笼烘干。火温掌握在40℃左右,较高不超过50℃,并不断用手翻动茶叶,炒至捏茶条成末状即可。

五、茶叶忌长时间暴露。茶叶长时间暴露,茶叶在光和空气的作用下,内含物质会发生自动氧化分解、挥发和缩合等反应,使茶叶香气散失、品质变劣,甚至吸附各种异味。还会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干燥的茶叶自然会吸湿还潮。

综上所述,储藏茶叶根据茶叶的特性和造成的茶叶陈化变质的原因,从理论上讲,茶叶储存时保管茶叶以干燥(含水量在6%以下,较好是3%-4%)、冷藏(较好是0℃)、无氧(抽成真空或冲氮)和避光保存最理想。但由于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以上这些条件往往不可能兼而有之。因此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抓住茶叶干燥这个必须的要求,根据各自现有的条件设法延缓茶叶的陈化过程,在采用一些其他措施。茶馆茶叶的贮藏方法不妨可借鉴家庭的贮藏方法。

 
免责声明:官方QQ群:630504965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微信

关注中国养殖致富网官方微信账号:“中国养殖致富网”,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相关评论